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
2021年在中国上海签署的联合声明
《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签署的关于气候危机的联合声明。
声明全文
一、中美致力于相互合作并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气候危机,按其严峻性、紧迫性所要求加以应对。这既包括强化各自行动,也包括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等多边进程中开展合作。双方回顾两国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力与合作,为巴黎协定的制定、通过、签署和生效作出历史性贡献。
二、走向未来,中美两国坚持携手并与其他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双方回顾巴黎协定第二条的目的在于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低于2℃之内,并努力限制在1.5℃之内。为此,双方承诺继续作出努力,包括在巴黎协定框架下21世纪20年代采取提高力度的强化行动,以使上述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并合作识别和应对相关挑战与机遇。
三、两国均期待4月22/23日美国主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双方认同峰会的目标,即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前提高包括减缓、适应和支持的全球气候雄心。
四、中美将采取其他近期行动,为解决气候危机进一步作出贡献:
(一)两国都计划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之前,制定各自旨在实现碳中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长期战略。
(二)两国计划采取适当行动,尽可能扩大国际投融资支持发展中国家从高碳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转型。
(三)双方将分别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中所体现的逐步削减氢氟碳化物生产和消费的措施。
五、中美将在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前及其后,继续讨论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减排行动,旨在使与巴黎协定相符的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包括:
(一)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政策、措施与技术,包括通过循环经济、储能和电网可靠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绿色氢能;
(二)增加部署可再生能源;
(三)绿色和气候韧性农业;
(四)节能建筑;
(五)绿色低碳交通;
(六)关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合作;
(七)关于国际航空和航海活动排放合作;
(八)其他近期政策和措施,包括减少煤、油、气排放。
六、双方将合作推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成功,该会议旨在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如第6条和第13条),并大幅提高包括减缓、适应、支持的全球气候雄心。双方还将合作推动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注意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重要性,包括该框架与气候减缓和适应的关系。
内容解读
中美联手应对气候变化,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该次会谈中,中美两国表示坚持携手并与其他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双方承诺继续作出努力,包括在《巴黎协定》框架下21世纪20年代采取提高力度的强化行动,以使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并合作识别和应对相关挑战与机遇。
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这份协定为2020年以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它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温升限制目标从2摄氏度提高到1.5摄氏度,实际上关系到未来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应对气候变化。”李志青认为,相较于2摄氏度而言,1.5摄氏度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会倒逼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对于中美而言,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为双方提供了合作空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在气候变化领域所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既面临着共同的危机,也存在着共同利益。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青表示,中美两国只有合作起来才能有效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两国联手应对气候危机,将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双方达成共识,携手起来,也会带动与气候相关联的整个领域的发展。
限温减碳,发展新型能源是关键
想要实现温升限制目标,首先要减少碳排放。这就不得不说到碳达峰碳中和。
2020年,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表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所谓碳达峰,就是指二氧化碳年总量的排放在某一个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值,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当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植树、节能减排、碳捕集、碳封存等方式抵消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净排放为零,也就实现了碳中和。
“这对中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李志青表示,很多西方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就实现了碳达峰,在此基础上用五六十年的时间实现碳中和,时间上比较充足。相较而言,美国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7年也已经达峰。但是对中国来说,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也就意味着我们要用三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西方国家五六十年才能完成的任务,所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
该次《声明》还提到,中美两国都计划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之前,制定各自旨在实现碳中和的长期战略。
李志青认为,对中国而言,碳中和长期战略的重点集中在能源领域,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效率的提高是关键所在,“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既要实现能源的低碳化、清洁化,同时还要维护能源安全与效率”。
贸易投资,中美尚存在很大合作空间
该次《声明》还提到,扩大国际投融资,支持发展中国家从高碳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转型。那么,国际投融资和能源转型之间有何关联?
对此,李志青表示,对于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能源结构调整其实面临着巨大的投资缺口,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其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很大程度需要来自国际投融资的支持。在能源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平稳转换,对金融创新和转型也提出了一定要求,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为此,中美两国可以共同推动气候投融资平台的建设,在标准确定、体系建设、风险管控、信息公开等方面,双方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李志青还表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动员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和贸易及投资是割裂不开的。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中美两国在贸易和投资市场上也将大有可为。气候变化的应对包括气候适应和气候减缓两个方面,这难免会涉及到相关领域的产品、技术及设备的交易往来,双方可以考虑进一步打通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资金市场和技术市场等,开辟绿色通道,共同应对气候危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4:20
目录
概述
声明全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