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简称“等离子体所”,英文缩写为ASIPP),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科学岛,成立于1978年9月,其前身为“合肥受控热核反应研究实验站”。主要从事高温等离子体物理、磁约束核聚变工程技术及相关高技术研究和开发,以探索、开发、解决人类无限而清洁的新能源为最终目的。
发展历史
1978年9月,“合肥受控热核反应研究实验站”成立。
2023年7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赠送泰国核技术研究所的托卡马克实验装置TT-1于2023年1月运抵泰国,5月开始试运行。7月启动。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在职职工7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逾80%。先后有6位科学家入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多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等人才专项或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科研部门
等离子体所有13个研究室、3个中心、3个管理部门和多个高技术公司。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等离子体所有1个
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点包括等离子体物理和
核能科学与工程2个特色专业,11个硕士点包括等离子体物理、核能科学与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低温与制冷工程、核技术及应用5个特色专业。
教学建设
等离子体所已培养研究生逾千人,在学研究生500余人。
文化传统
所徽
所徽以C、N、F三个英文字母变形组成图案。C、N、F是Controllable Nuclear Fusion(可控核聚变)的缩写,也可理解为Nuclear Fusion of China(中国核聚变)的缩写。C和F组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外形图,类似于托卡马克装置真空室位形图,中间是由一个闪电符和一个发光球组成的N,形象表达了托卡马克放电实验。C与F的设计走向如同湍流旋涡,具有一定的向心力,表达了等离子体所全体科研人员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的大科学团队精神。
所精神
甘于奉献,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争创一流
研究机构
一室:装置主机工程研究室
二室:电源及控制工程研究室
三室:应用超导工程技术研究室
四室:聚变堆物理涉及与先进磁约束装置研究室
五室: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研究室
六室:托卡马克物理研究室
七室:计算机应用研究室
八室:低温工程与技术研究室
九室:等离子体诊断研究室
十室:微波技术研究室
十一室:等离子体应用研究室
十二室:聚变堆材料及部件研究室
十三室:中性束注入研究室
现任领导
宋云涛 所长 全面主持工作
刘甫坤 常务副所长
副所长:陈俊凌、胡建生 、徐国盛、陆坤
历任领导
2014年—2020年期间的所领导(2020年5月6日)
所长:万宝年
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张晓东
常务副所长:宋云涛
副所长:傅 鹏、吴新潮
2009年-2014年期间的所领导:
所 长:李建刚
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张晓东
2005年-2009年期间的所领导:
所 长:李建刚
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匡光力 张晓东
2000-2005年期间的所领导:
所长:王绍虎
党委书记:王绍虎
1995-2000年期间的所领导:
所长:万元熙
党委书记:王绍虎
1991年-1995年的所领导:
所长:霍裕平
党委书记:王绍虎 (1991年7月17日-1996年7月18日)
1986年-1991年期间的所领导:
所长:霍裕平
党委副书记:邵世举 (1984年4月27日-1989年12月)、王绍虎(1987年1月4日-1990年12月21日)
1981年-1985年期间的所领导
所长:霍裕平(1983年10月21日起任期三年)
党委书记:刘曙 (1981年11月16日-1982年5月9日)
1978年-1981年期间所领导
1978年5月11日任命的所负责人:李吉士、陈春先
党委书记:施炳智 (1978年7月1日-1980年12月12日)
所获荣誉
2022年3月,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