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阁
濮阳市的景点
中心阁又名四牌楼,位于濮阳老城十字街。该建筑为木石结构,呈方形,四角以石柱支撑阁顶。阁顶以全木构成,扣榫严紧,四角各有斗拱相托,阁檐上挑,上覆琉璃瓦,青光闪烁。顶脊塑八只蹲狮,栩栩如生。四道垂脊各塑龙、凤、鱼、马,呈龙飞凤舞、鱼跃马腾状。四角套兽下垂铜铃,风吹摆动,叮当作响。阁内绘饰图案,雕梁画栋,非常美观。外壁四块额板,雕字如斗,苍劲有力,为书法家刘文选所书。东曰颛顼遗都,西曰澶渊旧郡,南曰河塑保障,北曰北门锁钥,概括了濮阳历史悠久和地理上的重要位置。
简介
中心阁,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一1566年)所建,因坐落在濮阳市老城区中心,位于东西、南北大街的交叉处而得名。
高8.6米,6.6米见方,占地面积43.56平方米。
该建筑为木石结构,呈方形,四角以石柱支撑阁顶。
阁顶以全木构成,结构严谨,四角各有拱相托,阁檐上挑,上覆琉璃瓦,青光闪烁,顶四角扣合着八只割角吻,分别朝向四道平背上的八只蹲狮。
四道套兽下垂铜铃,风吹摆动,叮当作响。
鸟瞰阁顶,顶若覆斗,仰视楼内,雕梁画椽,非常美观。
外壁四块额板,雕字如斗,苍劲有力。
东曰颛顼遗都,西曰澶渊旧郡,南曰河朔保障,北曰北门锁钥,概括了濮阳市悠久的历史以及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历史记载
南面“河朔保障”。
据《说文解字》:“朔,凡始之称。”古代把北方作为万物之始,所以北方也称朔方,黄河以北也叫河朔。
《宋史兵志》:“河朔地方数千里,连城三十六,民物繁庶,川原坦平,自景德以前,边数有警官,军虽众,罕有成功。”可见,宋以前对黄河以北的军事防务一直是十分重视,而濮阳在黄河北尤占重要位置。
濮阳“肘腋大梁,襟带东郡”,“滨河距济介南北之间,”紧靠黄河天险,地处中原,是南北交通要道,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作为濮阳历史地位象征的中心阁,是研究明清时期木结构古建筑艺术的珍贵实物。
四牌楼为何时所建,多概言明嘉靖年间。
嘉靖《开州志》载:“四牌楼坊,在十字街心,东扁宪副,西都宪,南颛顼名都,北汲黯故里,知州龙大有立……”。
今《濮阳县志》云:“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兴建中心阁”。嘉靖《开州志》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由王崇庆主持编修,十月书成。
龙大有作知州是在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并在城内修建明道书院,而言嘉靖二十六年建阁更晚于旧志,且当时州为李一元,非龙大有。
四牌楼究竟建于何时,还须考证。
至于四牌楼四面额版题字,嘉靖《开州志》虽言不清,然曰南为“颛顼名都”,尔后何时何人更名东为“颛顼遗都”?因涉及颛顼帝都方位,不可忽略,还望专家学者考证。
有关故事
中心阁的四面门楣各雕的四个大字,东面“颛顼遣都”是指濮阳市老城区东南的高城,曾是上古帝王颛顼的都城,西面“澶渊旧郡”是说濮阳城是宋澶渊郡旧治,澶渊在其西南。
北面“北门锁钥”是寇准的话。寇准是北宋一名众所周知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对巩固北宋政权,对发展社会生产做出过重大贡献。后来他曾镇守北宋的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北宋改大名为北京)。
一次,有人问他:“相公望重,何以不在中书 ?”寇准回答说:“皇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是说,镇守大名是关系国家安危的重任。当时濮阳属大名府辖。“北门锁钥”原意掌管北门的钥匙,后指北方重镇。
参考资料
中心阁.百度地图.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8 07:57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