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祠,位于
广东省兴宁市
黄陂镇陶古村,分布面积约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53米,进深55.2米,建筑占地面积2560平方米。据该屋匾额记载,中山公祠始建于明朝,系兴宁石氏五世祖石介夫创建。
中山公祠坐西北向东南,为三堂二横一围椭圆形围龙屋,门前有禾坪和6口池塘,分布面积约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53米,进深55.2米,建筑占地面积2560平方米。中山公祠颇具建筑特色,屋后马祖嶂,屋前除一口半月形池塘外,周围尚有大小不一的五口池塘,房屋背靠“龙脉”,前有螃蟹遨游之水。中厅有8根花岗岩圆形石柱,称“八柱落地”。
中山公祠中厅上方悬挂“母节子孝”木匾,落款“正德十四年岁次已卯孟冬月吉立”,是时任兴宁县令
祝枝山(字允明)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为表彰石介夫母子所书。
所谓
围龙屋,“龙”指的是屋后山峦的走势,“围”指的是半圆形的屋子。客家人建屋大都在依山傍水的丘陵山麓,宅基选择以山脉来势雄健,山麓结基平坦、宽敞,周围绿水回环的地方,此被视为“风水林”。靠山修建屋子,整体呈半圆形,前低后高,方位一般坐北向南。屋前为半月形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半圆池塘与半圆围屋相配搭,便成了“天圆”;而在这中间,一般建有方形堂横屋,为“地方”,二者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的体现。
2009年8月10日,中山公祠被兴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
兴宁市特色古民居”保护单位。
自驾前往中山公祠:从
兴宁站出发,路程大约44千米,约需34分钟。从黄陂镇城区出发,路程大约3.3千米,时间约需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