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蓝军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编制序列中参照“对手”编制组建的唯一一支专业化模拟蓝军,成立于2011年。这支蓝军旅经过3年多建设和锤炼,大步向红蓝兼备、形神兼备、攻防兼备迈进,搅动解放军实战化训练浪潮风起云涌。截至2015年9月下旬,该旅与七大军区合成师(旅)、海军陆战旅等进行实兵对抗演习33场,取得31胜2负的战绩。
组建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部队开始进行红蓝对抗探索,但由于蓝军都是临时抽组,红蓝对抗如同“左手打右手”,对抗质量始终在低层次徘徊。2011年,为提高实战化对抗演练水平,北京军区某机步旅参照世界上其他假想敌部队建设的做法,开始组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专业化蓝军。
2011年11月26日,伴随着军事变革大潮的涌动,北京军区原某装甲师整编组建成机械化步兵旅。首任旅长周志国和政委杨中印,在授军旗大会上扛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任务——建设专业化蓝军部队。
当今世界,各军事强国为提升部队实战能力,竞相建立假想敌部队。专业化蓝军已成为军事强国提升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战略力量。建设一支属于解放军自己的专业化蓝军,成为中国陆军训练转型,提升作战能力的必由之路和当务之急。军委、总部和北京军区党委把握大势、顺应潮流,果断作出建设解放军第一支专业化模拟蓝军的决策。任务已明确后,该旅整建制从冀东津唐地区,移防到千里之外内蒙古大漠深处的
朱日和训练基地。
2013年年底,为了更好地与朱日和训练基地融合,充分发挥基地化训练效能和模拟蓝军作用,北京军区宣布该旅由集团军转隶军区司令部,划归朱日和训练基地管理。
2014年元旦刚过,总部以正式命令,明确定位该旅为蓝军旅,按照蓝军编制体制重新改编。至此,解放军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蓝军部队在大漠初步形成。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建设“全军一流、世界知名”假想敌部队。
2014年5月31日至7月28日,总部依托
朱日和训练基地,组织“跨越-2014·朱日和”实兵对抗系列演习。全军七大军区各一支陆军合成旅,与该蓝军旅轮番鏖战。由总部组织7个军区的部队奔赴同一训练基地演练,在解放军陆军训练史上尚属首次。该旅在时任旅长
夏明龙率领下,用逼真的蓝军战术、巧妙的战法打法、顽强的意志毅力,在7场红蓝对抗中,取得蓝军6胜1负的战绩,震动了全军将士,让人们看到了一支与以往不同的蓝军部队。
军队建设
2011年冬,正在旅属炮兵团蹲点调研的该旅领导,突然接到军区通知,让他们尽快提交模拟蓝军建设试点任务方案。搬到新机关楼后,打开电脑,发现硬盘中空空如也,真的是白手起家,他们兵分多路搜集资料,组织精干人员先后赴总参有关部门、
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和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等单位,进行学习请教和搜集资料。同时,全旅官兵齐上阵,旅常委纷纷打电话向熟悉的同学和院校老师借书籍和材料,基层官兵也自发利用休假时机上互联网搜集资料。就这样,他们在东拼西凑中收集整理了蓝军建设的原始资料,并从机关、基层抽调军事素质较好的干部组成蓝军研究小组,夜以继日展开研究。与此同时,该旅还发动基层官兵,在全旅范围开展模拟蓝军研究与训练论证。他们成立8个重点课题研究组,上至旅长、政委,下到基层官兵,级级有任务,人人有分工。他们还建立蓝军研究资料库和蓝军图书馆,供官兵借阅学习。
2012年营建施工期间,全军唯一的蓝军研训中心在该旅建设启动。2013年初春,在上级指导下,该旅研究制订了《模拟蓝军能力建设规划》,确定了打造“红蓝兼备、形神兼备、攻防兼备”和“知敌、像敌、胜敌、超敌”的模拟蓝军部队目标。
2013年7月4日,由总部牵头组织,来自军事科学院、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等院校的13名知名专家学者汇集一堂,参加该旅召开的模拟蓝军能力建设专家座谈会。会议期间,专家们看到会议室整整齐齐摆放的大纲、配套教材等7大类该旅自主研究的成果,惊叹不已。
实战演习
2014年6月初,该旅与某装甲旅扮演的“红军”在朱日和摆开了战阵。凌晨3时,“红军”在地空火力掩护下,成3路纵队向纵深地域开进,蓝军以警戒迟滞、远火打击、障碍迟滞等战术手段阻止“红军”开进。经过一番厮杀,“红军”主战装备战损率为13%,蓝军主战装备战损率仅为3.4%。经过十余小时激烈战斗,最终“红军”战损率为45%,蓝军战损率为24.1%,蓝胜红败。
首战告捷,靠的是平时的深入探索和刻苦训练。他们针对实兵对抗演习任务安排相对集中的实际,对训练阶段进行调整。训练时间短,他们就根据自身装备实际和演习时间,采用“技术训练训红军,战术训练训蓝军”的训练方式。为保证训练质量,他们根据演习场次多的实际,提出“以抗代训”的训练方式,将部分战术训练内容挪到演习中,边演习边训练,经过实战锤炼,部队战术水平提升很快。
该旅在“一联五抗”实兵对抗演习中,以逼真的蓝军战法,过硬的战术素养,精妙刁钻的打法,一次次让“红军”部队甘拜下风。然而,一次次胜利的喜悦,并没有让蓝军旅官兵沾沾自喜:蓝军打败“红军”不是目的,让“红军”得到真打实抗的磨炼才能起到“磨刀石”的作用。于是,该旅提出“遇强不能弱,遇弱不过强”的对抗原则,让来参加演习的部队都能得到有效锤炼。
“跨越·2015-朱日和”第一场演习,充当“红军”的南京军区某装甲旅作风顽强,战斗力强。战斗一开始就处于胶着状态。根据导调部规定,第一回合要打掉“红军”30%的兵力才算赢。战局不容乐观,这时,蓝军旅旅长满广志有些急了,在电台中呼叫该旅副参谋长、反装甲猎杀队队长刘博,连续发问:“反装甲猎杀队能不能发挥作用?能不能在扑朔迷离的战场找到目标?”刘队长做出了让“红军”无法预料的行动,孤军深入“红军”纵深打击装甲目标。这拼死一搏,使得“红军”战斗力指数被打掉50%,远超导调部设定的目标。蓝军这一记漂亮的绝杀,给“红军”上了一堂生动的实战课。未来战场上什么情况都会发生,灵活处置战场情况才能在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训练制度
打胜仗是军人的最高追求。31胜2负的战绩,足以成为该旅炫耀的资本,然而,对于该旅官兵来说胜利固然喜人,但相比于胜利,他们更愿意在胜利中寻找问题,在失败中总结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砥砺前行。
“跨越·2014-朱日和”第一场演习,蓝军导调组组长、
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教授邸验刚连续提出数个问题:“战术动作普遍不到位、不规范,模拟不出模拟对象特有的行动特点来!”邸教授的话戳中了该旅的痛点:专业化蓝军模拟得不像,打再多胜仗又有何用?“磨刀石”未能真正模拟蓝军,就是失败。
知耻而后勇。要把假想敌设真、设实、设活,班、排的行动是基础,营级分队战术行动是关键。一场真刀真枪的复盘检讨在该旅展开:
该旅在两场演习中的间隙,利用基地提供的作战行动态势图,旅、营、连、排、班逐级组织演习复盘检讨会,逐个战斗阶段讲问题,从模拟蓝军程度到对表实战,从谋略指挥到营连战术,从班排战术到单兵动作,不放过任何细节,不忽视一个问题。
他们采取旅指导营、营指导连、连指导排、排指导班,班指导个人,个人进行反思的方式,对演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蓝军研究中心向上级请领资料,组织研究员对战法战术加紧研究。
经过多场演习的磨炼、反思和总结,他们认识到,要想模拟好蓝军,必须要把演习场当战场——
以前不敢飞的无人机,敢在演习场全天候飞行,并将侦察情况实时传输;以前不被重视的航空火力,在演习场频频使用,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组建意义
这支专业化蓝军虽然组建时间较短,但初创就站在一个较高起点上,追求“红蓝兼备、形神兼备、攻防兼备”。他们按照“我军骨子、对手样子、强敌影子”的标准加强全面建设,建立了蓝军研训中心,编写了蓝军训练与考核大纲,与军内外数十所外军研究部门建立了情报协作关系,培养了一大批外军研究专家和骨干。该旅成建制、成体系、高仿真模拟蓝军训练,为参演部队提供多面性对手、多样化态势、多变数行动。从2014年起,全军七大军区作战师旅、海军陆战旅等部队先后挑战这支蓝军。2015年,他们已与29支不同类型的红军部队交过手,只有2次惜败,创造了我陆军对抗演练史上的奇迹。
“中国第一蓝军旅”的崛起,给解放军陆军训练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复盘20多场演练,红胜蓝败的积习定势被打破了,蓝军把红军在演练场上看不到的问题一一逼了出来,让红军看到了蓝军的厉害。一位红军指挥员说:“尽管我们是老牌劲旅,但在这支蓝军面前却显得力不从心。蓝军把我们逼到绝境、难到极限,逼着我们动脑筋想对策,多学几手。”参加对抗的红军师旅带回的复盘资料已成为各部队的财富,全军深入研究实战化训练的热潮正在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