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学
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中国针灸学》是2008年2月1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承澹盦。该书从内容上分为针科、灸科、经穴、治疗四篇,全面详细地阐述了针灸疗法的基本知识、临床应用手法与科学实验以及临征要一点等,特别注重于临床实际应用,力避空泛,尤以取穴方法更加详明,并附以插图,文图并茂,使读者易于学习和掌握。
图书简介
针灸起源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
:“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 石。《山海经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
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具的“针”,繁体作“针”,字从金从咸,“金”表示“金属”,如金、银、青铜等材料,“咸”意为“酸涩”,“金”与“咸”联合起来表示:“一种产生酸涩感觉的器具”。不排除古人采用油炸过的竹针作为一次性针具的可能,这种竹针名叫“箴”,其字形中的“咸”,依然是“酸涩”的意思。
发展历史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学发展的早期,是以针灸疗法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针灸疗法具有适应症广,疗效独特,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由一种临床治疗手段发展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针灸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在针具的改进、治疗仪器的研制和作用机理的探索等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医学走向世界的先锋。
针灸信息
本课程从针灸临床实际需要出发,系统介绍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刺灸技术和常见病的针灸治疗。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经络腧穴理论
1.经络腧穴理论:重点介绍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361个经穴和38个经外奇穴的定位、主治功效及临床应用。
刺灸法
2.刺灸法:重点介绍毫针刺法,另对灸法、拔罐法、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针刺麻醉也给予系统的介绍。
针灸治疗
3.针灸治疗:介绍针灸学的常用辨证方法,针灸的治疗原则、处方规律和78种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课程简介
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脏腑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解剖学、针灸治疗学
所讲病症:男科、妇科、小儿推拿、中风、面瘫、肩周炎、颈椎病、腰痛、胃痛、高血压、失眠、头痛、黄褐斑、痛经、前列腺炎等临床各科常见病症。
贵州苗医药特色疗法:弩药针苗药熏蒸
针灸美容减肥技术:针灸面部美容(祛痘、祛斑、去皱纹)、埋线减肥、刺络放血等。
针灸康复技能:毫针、腹针、平衡针、耳针、三棱针、皮肤针、推拿、艾灸、拔罐、刮痧等。
技能培训:在导师的指导下,学员互相划经点穴,实训操作反复练习,掌握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要领,授课老师手把手教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8 13:29
目录
概述
图书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