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是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图书,由滨下武志编著。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上下)》是日本著名的东洋史学家滨下武志先生积10年心血完成的力作。与以往西方学者把“欧洲的近代”作为近代社会的代表形态的观点不同,作者提出应该从各个地域自身的历史过程来研究其历史本来的发展规律。同时作者对“清朝之衰退”也持异议,认为这一时代的中国经济状况,既将外国事物有机地纳入自身逻辑体系中,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又与亚洲地域内部密切关联,是充满“活力”的。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上下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中,作者从中国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研究入手,通过清末财政与海关、赫德与中国海关、海关与贸易统计和通商口岸与地域市场等问题,对中国地方经济与中央财政的结合与分离、地域经济自律性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等方面的实际状态作了深入研究,并尝试把这一历史过程作为一个时代来把握,通过国内外同时代人的观察、论点和记录来提示其整体面貌。作者对中国近代经济史发展脉络的研究角度、资料采用的丰富程度,以及从时代整体进行把握的视角与方法,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有着很大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图书目录
译者的话
凡例
序——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角度与方法
第一章 清末财政与海关
第一节 清末之时代
一 时代的目录学
二 中外交涉论
三 海防自强论
四 西洋、日本对于清末的认识
第二节 清末财政论
一 财政运营
二 中央与地方——关税、厘金、币制
第三节 海关与清末财政
一 经费增大与海关税收
二 借款政策与清末财政
三 财政整理与海关税
第二章 马士与中国海关
第一节 马士与中国
一 与中国的关系
二 轮船招商局时期(1886年4月-1887年8月)
三 淡水税关时期(1892年5月-1895年6月)
四 龙州、北海、岳州时期(1896年6月-1900年3月)
第二节 马士与上海统计局
一 上海时代(1903-1907年)
二 海关贸易报告与H.B.马士
第三节 马士与中国国际收支问题
一 国际收支表与华侨汇款
二 围绕国际收支的论议
第四节 马士的贸易报告——开放口岸与内地市场的关系
一 借款返还与金融市场
二 开放口岸与内地市场
补论中国海关时代以后的马士
第三章 海关与贸易统计
第一节 海关的设立与运营
一 海关的位置
二 围绕海关设立的诸问题
第二节 海关统计与统计方法的变迁
一 统计方法
二 统计项目的变迁
三 与统计相关联的项目
第三节 亚洲区域内贸易与中国
一 朝贡、帆船贸易
二 厦门贸易网
第四节 香港与新加坡
一 作为转口港的香港、新加坡
二 香港、新加坡与移民问题
第四章 通商口岸与地域市场
第一节 亚洲内部市场与中国
一 近代亚洲区域内贸易
二 进出口额停滞与国内条件
第二节 海关和常关——地域市场和地域间关系
一 常关和海关
第三节 常关、海关与通货、金融问题
一 厦门常关与通货、金融问题
二 海关银号与海关两
第四节 海关与地域市场
一 税则改订与内地贸易
二 通商口岸与镇江贸易
结论——厘金、地域市场、金融网络圈
附:一 地图
二 中国海关史资料
译后记
前言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这个系列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绝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