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
美式英文Talk Show,中文名字是英文之音译),亦称为谈话节目,指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
简介
脱口秀(美式英文TalkShow,中文名字是英文之音译),亦称为谈话节目,是指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一般脱口秀都有一列嘉宾席,通常由有学问的或者对那档节目的特定问题有特殊经验的人组。在《简明广播电视词典》中,脱口秀被定义为“通过讨论对新闻或社会问题进行评论、表达观点的一种形式”。脱口秀以交谈作为节目的内容与形式,而交谈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基本、最常见也最直接的手段。
在西方“脱口秀”是一个视频节目的栏目,也是一种主持风格。电视“脱口秀”(talkshow)的影响与威力越来越大,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一把解读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钥匙。在我国,继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推出《实话实说》之后,许多电视台也纷纷上马新式的谈话节目,令人目不暇接。我国的相声艺术就被西方国家认为是“脱口秀”。
随着脱口秀的流行,秀中的两个词“Truthiness”和“Wikiality”也广为流传。全球语言监测机构(GlobalLanguageMonitor)将科尔伯特所谓的“Truthiness”一词定义为“以为真实,而非事实”。
起源
脱口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格兰地区的咖啡吧集会,在集会上人们讨论各种社会问题。然而,脱口秀得到真正的发展是在美国。20世纪,随着广播的产生以及人们对公共集会的热衷,越来越多人将兴趣投诸于通过广播这一新媒介进行讨论,这也催化了脱口秀的诞生。与今天不同的是,那时的脱口秀大都是一言堂,即一位专家向听众发表观点,而没有听众的参与。从1933年开始,许多新的脱口秀形式出现,观众也有机会主动参与到讨论中。而同时,脱口秀的关注点经常被放在一些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自从20世纪80年代起,脱口秀成为了一大时尚,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在美国,各种各样的脱口秀节目占到了电视节目总量的40%。脱口秀也成为了一种记录文化与社会巨大变化的载体,节目内容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在广播脱口秀中,政治方面的节目大多数代表了保守派的观点,为美国风云变换的社会增加了些许不稳定因素,甚至在克林顿时代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批评。日间的电视脱口秀节目热衷于揭露隐私,被成为“电视垃圾”,为许多人所反感。从各大都市的地方电台到国家联合广播脱口秀例如“拉什·林堡秀”(RushLimbaughshow),各种政治脱口秀在(美国)整个国家非常常见。
特点
形式多样
在节目的表现形式上,不仅有现场观众参与的谈话节目,也有无现场观众的谈话节目,不仅有带嘉宾的谈话节目,也有不带嘉宾的谈话节目,不仅有在演播室现场录制的谈话节目,也有利用卫星通讯技术让不同地域的嘉宾同时进行交流的谈话节目。
制作精良
越来越多的电视谈话节目开始自觉地追求节目制作质量的提高。在开播之前,许多谈话节目制作部门都会邀请专家进行精心策划,力求节目一开播,就能以一种相对成熟的风格吸引观众。这种自觉行为推动着电视谈话节目不断走向成熟。
分众化趋势
针对不同的受众需求来制作电视节目,是当今世界电视发展的一个潮流。这不仅是电视节目日益增多、竞争日趋激烈的结果,也是电视商业化进程的内在要求。为了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节目制作者就必须重视观众的收视心理,把观众的收视需求作为自己制作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随着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人们发现,受众并非像传统传播理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抽象群体,而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的受众群,每个受众群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层次。只有根据受众的不同需要,有的放矢地制作节目才会收到更好的收视效果,节目的收视率也才能相对稳定。
区别
国内被误用冠名的很多“脱口秀”节目,其实对应的并不只是欧美的“TalkShow(脱口秀)”,有的是“Stand-upcomedy(单口喜剧)”,香港称为栋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