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事·感动2015
2015年由新华社主办的活动
“中国网事·感动2015”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经中央外宣办批准,由新华社主办,新华网为官方网站,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地方知名新闻网站和知名都市报共同参与报道。
活动主题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平凡书写伟大,用大爱融化冷漠,在繁杂无疆的虚拟世界中用真、善、美感动着我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这个春天,“中国网事·感动2015”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正式启动。
网络无疆,人间有爱,大美无言,草根有力。
评选方式
2016年的活动将延续往年的模式,采取季度初评、年度终评相结合的方式,每季度评选10名季度网络人物,综合评委会提名,年终评选出10名年度网络人物。
评选宗旨
评选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评选“起源于网,放大于网,互动于网,影响于网”的网络人物典型,用网民身边的感人事迹感动网民,为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投票方式
“中国网事·感动2015”第三季度网络人物评选正式启动。从10月1日9时起,观众可以通过投票向心目中的“草根英雄”致敬,投票选出第三季度的10位感动人物。投票截止时间是10月15日11时30分。四种投票方式:
1.新华网网页投票,登陆新华网首页,进入新华公益频道,即可看到感动人物页面。
2.新华炫闻客户端投票,下载“新华炫闻”手机APP,进入感动人物页面,每天可投10票。
3.新华善举公益微信公众号投票,关注“新华善举公益”微信公众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进入感动人物页面。
4.新华微博投票,注册新华微博,进入感动人物页面。
季度人物
第一季度
——“背着老师去治病”的90后大学生湖北科技学院90后的大学生,三年来自发轮流背送瘫痪的老师去医院治疗,一届接下一届,用爱心反哺,用行动书写师生的暖暖情意。
——“轮椅上的创业玫瑰”谢芳丽。她在花样年华里遭遇严重车祸,四肢仅剩右臂,但她毅然选择艰苦创业。事业成功后她用爱心回馈社会,用经历唤醒迷途中的人,她是绽放在轮椅上的创业玫瑰。
——“成良微公益”面馆老板张成良。53岁的张成良是杭州本地一个小老板,开有两家面馆,自去年圣诞节至2015年的元宵节,他免费请杭州环卫工吃早饭,一共送出了1.4万多碗面。
——“见义勇为‘稍翁哥’”汤开杰。一名普通的摆渡工,在二十余年的摆渡生涯中,成功挽救数名群众的生命。用朴实无华的爱心回报社会,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稍翁哥”。
——“渐冻症孝子”犹波。一首沙哑乏力的《父亲》,一个求助得来的生日蛋糕……父亲五十大寿之日,罹患渐冻症二十年的儿子,颤抖在生命的悬崖,送上了“最后”的礼物。
——“爱心打馕哥”阿布杜如苏力。漂泊在异地他乡,仅靠打馕为生,一家三口租住在蜗居,妻子没工作,2个月大的孩子嗷嗷待哺。然而这样清苦的生活背后,却有一颗大爱之心熠熠生辉。“爱心打馕哥”积攒6万元爱心助学,帮助四川和新疆两地32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
——“世界高城”上的扎西彭措。一名中石油加油站藏族经理,扎根雪域高原28年,无怨无悔,甘愿奉献,塑造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的甘孜石油精神。他对顾客的热心、对员工的爱心,被大家尊称为“扎西阿哥”。
——“乡情铺就回家路”的村民们。一人走失,全村行动。在人情淡漠的今天,一群普通的村民为世人做出了榜样。他们用纯真质朴的爱,让渐去渐远的乡情变得清晰而温暖。
——“雷锋公安”仵新学。铁路延安站派出所所长仵新学四年来立足岗位发扬传承雷锋精神,用实际行动温暖了无数南来北往旅客的心,群众称呼他为“雷锋公安”。
——“乡亲们的120”闫占彪。50年来,他扎根农村半个世纪,凭着崇高的人格和精湛的医术,救治村民数万次,妙手仁心服务乡邻,赢得百姓一片赞誉。
第二季度
——“土律师”付树根。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区岗下村村民付树根自学12年获得基层法律服务执业资格,此后14年义务帮打官司200多起。村民们说,是“土律师”点燃了他们心中法治的灯。
——“饸饹面哥”申文堂。11年来,“饸饹面哥”申文堂不仅讲究用料,更讲究诚信。用良心做面让他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申家饸饹面制作技艺也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防艾战线上的铿锵玫瑰”刘征。她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十余年,多次面临感染风险,毫不退缩,建立完善艾滋病疫情数据库,利用多种方式为高危人群及感染者提供专业咨询服务,被誉为“防艾战线上的铿锵玫瑰”。
——在大苗山“捡垃圾”的北大博士王锋。派驻偏远乡村的“80后”北大博士王锋,一边“捡垃圾”做好清洁乡村,一边深挖苗寨“穷根”,使群众观念大变化,山乡苗寨有了新气象。
——“为8岁白血病患儿圆梦”的吉林市公安局。8岁男孩小小身躯一直坚持不懈与病魔抗争,执着中始终伴随着“想当警察”的梦想。为此,吉林市公安局送上警服,也送上照亮梦想的曙光。
——“90后潜水员”官东。“东方之星”陨落长江,他多次潜水救人,一举救起两名幸存者。危急时刻,危险留给自己,让出自己的潜水器具,官东的英雄勇毅义举,赢得社会点赞。
——高原“种树大王”黄生红。一个农民,近20年的执着,十多万株树木……十八年间,高原农民黄生红几乎倾其所有,用近乎固执的坚持,为家乡的大山披上绿装。
——“尘肺救助哥”王明升。2年,20余万善款,40余台制氧机,160余名尘肺子女的助学资金,一份器官捐赠协议。从爱中来,将爱延续。尘肺患者王明升传递着爱心的接力棒。
——“执着的修路人”李华明。他宁可三年不种地也不愿放弃修路的机遇;面对无理取闹的群众他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他拿自己的钱办集体的事,过年却顾不上买一件新衣服,坚守12年只为修通一条进村公路。
——“好水兵”王志斌。90后水兵捡到21万元巨款,等来失主并坚决拒绝酬谢,失主一再追问下,留下句“海军战士、王志斌”便归队。失主倪万真打了几十次电话,经过一个多月的寻找,终于找到了这位好战士王志斌。
第三季度
——“大爱妈妈”冉存英。作为一位自闭症孩子的母亲,13年前她萌生了创办自闭症儿童康复学校的念头。如今她梦想成真,不仅减轻了儿子的病症,更用无私的母爱,帮助当地上千名自闭症患儿接受教育和治疗。
——“好男人”张忠祥。妻子患病两天一次透析,智障哥哥、失明母亲需要人常年照顾,父亲、妹妹相继意外离世。20余年,张忠祥独自撑起多“病”的家,用行动诠释了男人的担当。
——“留守儿童的母亲”汪付珍。她在贵州麻山腹地坚守近30个年头,除了上课,作为校长的她还要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像妈妈一样把“母爱”给了边远落后山区的留守儿童。
——“轮椅天使”丁玉坤。残疾的身体并未阻止她追求时尚的脚步,灿烂的笑容也从未从她的脸上褪去。从“吃低保”到帮助“吃低保”的贫困残疾人,坚强的信念撑起了她的微笑人生。
——“逆行消防员”魏振远。多年的参军梦眼看要实现,入伍关头他却毅然转身,回到消防岗位,奔赴火场,在天津“8·12”事故现场救援。错过入伍,他只想永远守着兄弟们战斗过的地方。
——“勇抗肝癌的工作狂”袁野。他是一位平凡的银行客户经理,一位勇抗肝癌的斗士,他用乐观和坚毅战胜病魔,并用敬业和奉献谱写了一曲银行人自立自强、爱行敬业的感人赞歌。
——“幸福傻子”叶德奕。作为一名普通的供电工人,叶德奕有80多个“娃”,十多位“父亲”,还是20多名贫困学子的大哥,他那十余年不变的电话号码是小县城的服务热线,在别人口中他是“傻子”,但他觉得很幸福。
——“阳光指引者”王金云。他在12年来的公益行动中,劝服53名在逃人员投案自首,帮助170多名出狱失足青年找到工作,其中无一人重新犯罪,600多人受到感化,放弃犯罪念头。
——“微视频表情帝”汤彦杰。这位江南民警操着东北口音,围绕百姓人身财产安全问题,自编自导自演了11部形式活泼的防范系列微视频,获得了12亿的网络点击量,在创造公安网络话题关注记录的同时,传播安全知识和正能量。
——“双拐企业家”王铁继。因为小儿麻痹症落下终身残疾的他历尽艰辛成功创业,又发起并成立了全国首个经过合法注册的残疾人汽车驾驶协会。五年来,在王铁继和协会的帮助下,江西已有超过1500名残疾人拿到驾照。
第四季度
——“17年支教接力者”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自1998年至今,清华大学连续组建18届研究生支教团,每年向西藏、青海、甘肃等省区的贫困县输送优秀毕业生,开展扶贫支教接力。17年来,他们已桃李芬芳,无愧于“最美乡村教师支教团体”。
——“爱心快递员”曹晓祥。21年热心公益,作为一名快递员,曹晓祥传递的不仅是流通的包裹,还有人与人之间温情的暖流。他组织捐献过冬衣物超6吨,资助5名西部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完成15000毫升无偿献血。曹晓祥正用他的举动,践行着“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座右铭。
——“白发医生”陶仲为、徐澄夫妇。一袭白衣从未脱下,一双巧手治病救人。在人生90岁的当口,坐诊、查房、会诊,陶仲为、徐澄夫妇照旧忙碌。风雨雪雾阻止不了他们,道路崎岖拖延不了他们,他们凭借一颗“红心”,诠释着医生这一职业的含义,更彰显出无私大爱。
——“草原摩托警”宝音德力格尔。用17年的光阴去守护1672平方公里的大地。6辆被骑坏的摩托车是他这些年义无反顾为牧民办事的最佳见证者,它载着他走过草原、翻过荒山、越过小河……他对辖区内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深厚的爱。
——“大爱不打折”王勉。27年来,他始终践行“免费为70岁以上老人修脚拔罐;免费为五保户、残疾人、特困户按摩治病;免费为残疾人、下岗职工及就业困难者进行按摩培训”的承诺,累计为5000余人提供免费按摩、足疗等服务,义务培训残疾人500多人。
——“国门卫士”吉隆口岸边防战士。在尼泊尔“4·25”大地震中,西藏吉隆口岸的21名血性边防战士身处孤岛不畏惧。当人们先后乘直升机转移后,他们21人写下遗书,主动要求坚守阵地。他们是留守国门的边防官兵,吉隆口岸一群当代血性军人。他们用生命镌刻着爱国与忠诚的丰碑!
——“铿锵玫瑰”琼中女足。这是一群来自琼中穷乡僻壤的女孩,最小的11岁,最大的13岁;没有场地,没有管理机构,没有食堂。9年来,伴随着汗水和泪水,她们走过了艰辛,走过了迷惘。琼中女足不负众望一举夺魁,将“琼中女足精神”传遍全世界。
——“援藏老记者”唐召明。一位摄影记者深入西藏腹地采访,帮助一名藏女四处求医,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最终挽救了一个家庭。在平凡的世界中,对生命的珍视、对陌生人的关怀、对社会的无私奉献都体现着他的伟大!
——“守望生命”长江救援志愿队。2010年5月18日,百余志愿者自发组织在一起,成立长江救援志愿队。5年来,他们义务守望在武汉三镇的两江四岸,仅2014年就从汹涌波涛中救起200多人。2014年10月25日,在挽救3名溺水青年的行动中,参与施救的志愿者陈忠贵在救起1人后重返救人而魂归长江。“用生命守望生命”的壮举引起广泛关注。
——“为残疾人搭建梦工厂”黄春萍。“朋友圈”就是“残疾人帮扶圈”,汉绣大师黄春萍,5年里,她免掉学费80万元,培养了560多名残疾人弟子,为残疾人搭建“梦工场”,只因“见不得她们的艰辛”。面对社会上的赞誉,她却说,“残疾人朋友在帮忙传承汉绣,我要感谢她们”。
年度人物
候选人物
阳光下之家创始人王金云候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来源:宝安日报 记者 陈影 时间:2015年12月5日
本报讯(记者 陈影)12月4日,由中央外宣办批准,新华社发起并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5”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正式启动,全国普法先进个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深圳十大最具爱心人物、阳光下之家创始人、社会企业家王金云(编号:WS25)候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据悉,“中国网事·感动2015”年度网络人物评选组委会,最终将从64位(组)平民英雄候选人中产生10位(组)当选者。从1990年起,12岁的王金云就已开始资助贫困学生,帮扶残疾人等,一直没有间断过,至今已25年。1999年,王金云来到了深圳,并加入了深圳义工,一直都坚持做公益活动。2003年9月,在深入了解了失足青少年群体后,王金云用经营公司的收入在深圳南山(后迁址宝安西乡固戍社区)创办了国内首个更生人士矫正服务中心“阳光下之家”(深圳市民政局注册编号:070111),帮助失足青少年顺利融入社会,劝导犯罪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等,让失足者感受社会的温暖。为了让这个团队更具专业性,王金云还努力考取了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法学硕士等专业证书。12年来,他和团队劝服了53名在逃人员投案自首;帮助170多名出狱失足青年找到工作,无一人重新犯罪;600多人受其感化,放弃犯罪念头……在没有接受社会任何捐赠的情况下,王金云累计投入250万元个人积蓄运作“阳光下之家”。在这个平台上,律师、企业家、回归社会的失足者等社会人士以爱为盟,共同帮助失足者自力更生,找回人生的方向。
2013年,王金云已在深圳购买了110平方米的办公室,让阳光下之家有了一个永远的“家”,现在他每年还要为阳光下之家的发展投入40多万元。为了帮助更多的更生人士,并将阳光下之家的公益事业继续经营下去,王金云已把阳光下之家的英文“HOMINSUN”注册了品牌,他现正在创建一个与车有关的移动网络平台,他要把它做成“社会企业中的华为”,并计划帮扶一千名更生人士成功创业。目前王金云已获得知名天使投资人的意向天使投资人民币2000万元,他和他的团队期望通过几年的努力,让其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社会企业。
“我们虽不能像伟人一样去做一些影响世界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在坚持理想的路上一次次地去超越自己,努力的过程就是我们留给世界的一道风景。我不期望帮到很多人,我觉得1年帮1个人,30年帮30个人也一样很‘伟大’。”王金云说。
颁奖时间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王靖)1月18日,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5”颁奖典礼将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举行。由网民投票选出的2015年度十位(组)网络感动人物,将在颁奖典礼现场正式公布。
2015年12月4日,“中国网事·感动2015”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12月18日截止投票,12月22日顺利完成了媒体、专家评审。在整个过程中,活动的关注度持续升温,投票者和候选人都期待着评选结果。2016年1月18日,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里,“中国网事·感动2015”年度网络人物将一一揭晓。
“中国网事·网络感动人物”评选活动由新华社发起并主办,新华网、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承办,2010年起至今已成功举办过五届,2015年是第六届。该活动是国内首个以网络“草根”为报道和评选对象、发动网友通过互联网评选的公益活动,也是网友最信赖的中国道德力量传播的互联网公益品牌。五年来,“中国网事·网络感动人物”评选活动始终本着“起源于网,放大于网,互动于网,影响于网”的宗旨,积极传播网络时代“真善美”的感人事迹,凝聚社会“正能量”,让互联网民众深刻感受到了来自“草根”英雄“平凡却不平常的感人力量”。
获奖人物
——“轮椅上的创业者”谢芳丽。她在花样年华里遭遇严重车祸,四肢仅剩右臂。凭借坚强与拼搏,她先后创办文印店、水晶淘宝等多个商铺,赢得赞誉。
—— “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刘芳。乡村女教师刘芳患了严重眼疾,她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农村学校坚守了22年,依旧活跃在三尺讲台。
——“幸福傻子”叶德奕。他是一名普通的电网工人,20年来,他先后帮助80多个贫困学生,义务帮扶孤寡老人。别人说他是“傻子”,他却笑言自己是“幸福的傻子”。
——“捡垃圾博士”王锋。“80后”北京大学博士王锋扎根偏远乡村,一边“捡垃圾”清洁乡村,一边深挖苗寨“穷根”,使群众观念大变化,山乡苗寨有了新气象。
——“铿锵玫瑰”琼中女足。一支诞生于贫困县琼中的足球队。9年来,这群年轻女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奇迹,博得世界对海南和中国女足的关注。
——“百姓贴心人”念以新。他是一名法律服务热线的“接线员”,他坚守白云热线11年,接听咨询电话36700多个,化解纠纷1290多起……他对检察事业无比忠诚,对人民群众满腔赤诚。
——长江救援志愿队。2010年起,武汉三镇22支民间冬泳队自发组建长江救援志愿队。多年来,他们一次又一次下水救人,救起数百条生命,使武汉两江溺亡人数大幅下降。
——吉隆口岸边防战士。尼泊尔“4·25”大地震,让西藏吉隆口岸成为“孤岛”。驻守在此的边防官兵走滑坡、钻危房,谱写了一曲国门救援的军人之歌。
——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在埃博拉疫情的威胁下,中国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的队员们坚守岗位。这支高效、规范的“蓝盔部队”被利比里亚人民称为“上天赐予的礼物”。
——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17年,259名志愿者,70万小时服务时间,18000位受益者……清华学子支教接力,用实际行动改变着我国乡村教育的现状。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31 16:22
目录
概述
活动主题
评选方式
评选宗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