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
我国唯一专门以冰川和冰川作用区为主要观测、试验和研究对象的野外台站
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简称天山冰川站,英文Tianshan Glaciological St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我国唯一专门以冰川和冰川作用区为主要观测、试验和研究对象的野外台站,是在施雅风院士倡议下于1959年建立的。天山冰川站是国际冰川监测网络中,中亚内陆冰川的代表观测站点。在中科院、研究所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和建设,现已基本形成一个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观测、试验和研究的野外基地。
基本情况
天山冰川站包括基本站和高山站。其中,基本站海拔高度2130 m,座落于乌鲁木齐河上游高山峡谷间,占地面积约6000 m。高山站海拔3545 m,占地面积约1000 m,与基本站相距35 km,是野外考察人员和站观测人员的住所和后勤设备存放处。
天山冰川站观测的冰川有多处。其中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基准观测冰川,此外还有天山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和榆树沟冰川、托木尔峰地区青冰滩72号冰川等,形成了对新疆天山观测的完整体系,一些工作还涉及祁连山和阿尔泰山等地,与国际冰川观测的先进水平接轨。
该站的基本综旨在于开展以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为主题的有关冰冻圈内部动态变化与物质能量交换过程的基本观测和研究,为冰川学、冻土学、冰川水文学、高山气象与气候学等的深入研究,以及为中国西部资源与环境开发、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必须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是我国冰川观测研究历史最长的野外站,也是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开放站和国家重点野外站序列的野外台站,为冰冻圈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重点开展了冰川物理学、雪冰过程与气候环境记录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冰川的加速退缩引发水资源时空分布和水循环过程的变化,给新疆建设布局和发展模式带来深刻影响。通过地面观测考察和遥感技术,天山冰川站查明了新疆不同地区冰川变化,预估了冰川变化对未来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为国家重大决策,西北地区水资源管理与高效利用政策,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历史沿革
1958年,为开发大西北,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由施雅风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冰雪利用研究队,开创了我国的冰川学研究事业,揭开了我国冰雪研究的序幕。
根据1958年至1959年野外考察经验,施雅风认为,有必要建立定位的冰川观测试验站,以便于野外观测试验,对野外考察中的许多现象进行深入研究。1959年,中国科学院冰雪利用研究队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海拔3545米处建立天山冰川站(高山站),开始开展冰川学、水文与气象方面的观测研究。
1988年首批成为中国科学院对外开放台站,1997年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评审中被评为A类站,同时被授予野外工作先进集体。1999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野外台站(试点站)。
观测内容
天山冰川站的主要观测对象——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世界冰川监测服务处(WGMS)网络中亚洲中部地区的代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连续8次被选为全球10条重点观测的冰川。WGMS主任W. Haeberli 教授指出,1号冰川在中亚干旱区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国际长期观测网中不可替代的关键部分。
天山冰川站研究方向是通过对冰川及冰川作用区有关现象的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演化规律的观测研究,揭示自然环境的变迁历史,预测其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冰川内部和外部的物理、化学、热力学特性及过程和所包含的环境、气候信息,包括冰川与其它地球圈层(大气圈、地圈、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天山冰川站观测研究的主体。冰川作用区的研究内容则相对较广,主要包括积雪、冰缘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地貌、冰川水文与气象、冻土、高寒区的生态环境及资源利用等方面。常规观测项目涉及6个学科方向,100多个条目。
科技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 有固定人员18人,其中所创新人员6人,包括创新研究员2人、创新副研究员3人、创新助研1人;其它各类人员12名,包括工程师2人,试验室和网络技术人员各1人;观测人员5名,后勤管理、司机和厨师各1人。天山冰川站对我国冰川学人才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科学家秦大河、姚檀栋等和许多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研究生期间都在站进行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工作。1999以来有硕士、博士研究生40多名在站开展研究工作,籍此完成毕业论文通过答辩的硕士9名,博士12名,博士后1名。
建设发展情况
(1)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直接支持的科研项目和经费
1999-2005年,本站固定人员承担主管部门中科院和寒旱所项目,包括院重点及方向性项目,中科院野外基金项目,寒旱所人才项目及创新项目,院、所级国际合作项目等共10余项,总计经费500多万。
(2)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在试验研究仪器设备、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和生活设施方面的投入
1999年以来中科院和寒旱所在大型设备和基建方面的投入共计约300万元,其中包括中科院野外站创新建设项目基建、仪器投资共250万,研究所在高山站房屋改造和仪器匹配方面的投入50余万。
1999-2005年,科学院拨运行费约200万,寒旱所拨运行费100余万。
运行管理情况
基本做到科学化、制度化和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保证开放、联合的办站方针。维持正常的观测、试验研究秩序,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研究课题的顺利执行,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形成和建立一个适应学科发展与国际合作交流的良好科研环境。
科研工作成绩
天山冰川站观测在手段、规范及资料公布方面与国际接轨,包括两条冰川进入WGMS冰川监测网。同时观测资料进入WDC-D和 GCOS数据库及其它多种资料数据报告。其中1号冰川被列为全球10条重点监测冰川之一,定期在Glacier Mass Balance Bulletin [IAHS(ICSI)-UNEP-UNSCO]和Fluctuation of Glacier [IAHS(ICSI)-UNEP-UNSCO] 等刊物上公布其详尽的冰川观测资料。并被WGMS推介广泛运用在冰川与全球变化研究中。例如IPCC报告将1号冰川和另外两条冰川作为中亚冰川的代表,利用其观测资料推算出了整个中亚地区在过去30多年间冰川储量的亏损,并对该地区未来100年的冰川及冰川径流变化进行了预测。积雪、冰川的观测进入美国航天飞机雷达地面测量在亚洲内陆的观测网。冻土观测与研究成为日本“北纬43°冻土与环境监测计划”在亚洲的组成部分。由美国著名雪冰研究专家,缅因州大学教授Paul Mayewski 协助建立的大气气溶胶样品定位采集站,所取得的分析资料与美国在尼泊尔和格陵兰等地的定位气溶胶采集站资料交换使用。
1999年以来,依托天山冰川站发表的研究论文209篇,其中,SCI论文59篇,核心期刊137篇,普通刊物10篇,专著3部。共申请4项国家专利,制定1项国家标准,获得3项国家和甘肃省科技奖励。
对外开放情况
1999年以来来站工作的客座人员总计达到15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约60人,国外专家学者约40多人次。通过开放,与国内外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01 13:54
目录
概述
基本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