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Sino-Danish College,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2011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承担着中丹科研教育中心(Sino-Danish Centre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简称中丹中心)的教育功能。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丹科教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丹麦科学创新教育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南丹麦大学奥尔堡大学洛斯基勒大学丹麦科技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哥本哈根信息技术大学共同发起创建的科教合作平台,旨在发展和加强中丹之间的教育合作,增加中丹两国学生及科研人员的交流互动。
简介
办学条件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成立于2011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承担着中丹科研教育中心(简称中丹中心)的教育功能。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卡弗里研究所所长,中科院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岳良先生担任院长(兼)。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常务理事胡正义先生担任执行院长。
中丹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丹麦科技创新部(现更名为丹麦科学创新教育部)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南丹麦大学奥尔堡大学洛斯基勒大学丹麦科技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哥本哈根信息技术大学共同发起创建的科教合作平台。中丹中心全面运行后,将拥有来自中国、丹麦及其他国家的100名科研人员和350余名研究生,与350余家在华丹麦企业建立紧密联系。
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百家研究所/学院以及丹麦八所大学的科研、教育资源,中丹项目通过中丹双导师制、中外教师英语授课、中外学生同班上课的形式,以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为基础,采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倡导跨学科思维,鼓励创新意识,博采中丹科教优势资源,立志于培养拥有跨学科思维、具备创新意识、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和创业高端人才。
中丹学院以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为基础,进行小班全英文授课,采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倡导跨学科思维,鼓励创新意识。中丹学院实行中丹双导师制,博采中丹科教优势资源,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中丹的毕业生将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丹麦合作大学的学位。中丹学院开设的专业有:环境科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创新管理、公共管理和组学七大领域。
硕士项目
中丹科教中心提供八个全日制英语授课的硕士项目,包括:
水与环境科学
脑神经与神经影像
公共管理
创新管理
生命科学工程与信息学
纳米科学与技术
食品与健康
所有项目课程皆由丹麦及中国教授使用英语授课,吸引了来自中国和丹麦的广大学生。完成项目毕业的学生将获得丹麦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大学颁发的双硕士学位
事件
·2008年5月 丹麦科技创新部和丹麦高校联盟代表团访问中国。
·2008年9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评选为共建丹麦大学海外中心的首选推荐合作伙伴。
·2008年10月 中丹双方签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丹麦科技创新部、丹麦高校联盟合作备忘录》。
·2009年9月 丹麦工业基金会捐赠8000万丹麦克朗用于建设雁栖湖校区的中丹大楼。
·2010年4月 中丹双方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合作伙伴协议》(伙伴协议)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雁栖湖校区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建设、维护和运行协议》(大楼协议)。
·2011年9月 中丹学院成立。
·2012年9月 中丹学院第一批4个专业的学生入学
·2013年9月 中丹学院第二批7个专业的学生入学
·2014年9月中丹学院第二批7个专业的学生入学,其中WE(water & environment)18人,包括14名中方学生,3名丹方学生和一名泰国学生
现任领导
中丹中心主任:
胡正义(2017年12月3日-)
中丹学院院长:
赵红(2017年12月3日-)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
招生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
招生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8 00:24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