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导读”是一门入门课。在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文学史的位置是高于作品选读的,但文学史的具体讲授方法和内容则受苏联模式影响,教师讲课的重点不完全放在具体作品的解读上,而是按部就班,从社会背景、时代状况、文学发展的阶段讲起,最后才会介绍作家生平和具体的作品。而对作品的介绍往往又要顾及“全面”,把作家的作品笼统地介绍之后,课时也就基本结束。本课程的设置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将重点放在作品的阅读上、而且是单篇作品的阅读上。本课程以非常具体的讲解方式教给同学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同学将阅读五十多位作家的作品,体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只要同学认真听课,并深刻领会教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的各种具体分析和提示,课后仔细阅读作品,并通过练习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点,就会初步掌握分析作品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提高同学的文学审美和鉴赏能力。
本课程选读的作品是1917-2000年这一长达80年的时间中,以现代汉语写作、发表在中国大陆(极少数在香港)的文学作品。其中,以娱乐读者为目的、写作有明显的模式化和商业化倾向的作品,即通常所谓的“通俗文学”作品,不在本课程选读之列,因此,同学所熟知的张恨水、金庸等人的作品都不选讲。本课程所选读的作品,基本上属于“严肃文学”。我们在两个意义上使用“严肃文学”这一概念。诞生于1917年的中国现代文学,其宗旨是为现代民族国家寻求出路,因此,对民族国家出路的探求,是20世纪中国文学最为核心的内涵,我们所谓的“严肃”,即指此而言。但它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大体而言,有批判性和建设性两种。
姚丹,女,2000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曾讲授过“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红色经典构造进程考察”等课程。著有《
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活动》一书,并在《现代中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杂志报纸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