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
复旦大学提供的慕课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是复旦大学提供的慕课课程,授课老师是段怀清。
课程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旨在通过对10余位中国现代代表性作家的作品进行阅读、分析与阐释,来帮助阅读-学习者在文本阅读基础之上体验中国现代语文以及现代文学的抒情、叙事与审美特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所选作家及阅读文本,兼顾现代语文的发生与发展、性别、教育背景及写作风格等差异,同时亦对阅读文本的主题、文体等有所考量,譬如梁启超等人的文本,即是兼顾现代思想与现代文学之间的互动生成的历史语境;此外,亦兼顾留学生与跨文化及跨语境叙事文本之间的现代关联,以启发、扩展阅读-学习者对于现代语文的进一步思考。
课程关注现代语言、现代文体形式与现代文学之间的互动共生关系,关注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内在张力以及传承对话关系,关注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跨语言的对话关系,关注现代文学话语与其他现代话语之间的互动共存关系,关注小语文与大语文、国别语文与世界语文之间的共生关系。
课程大纲
第一章:绪论:中国文学的现代叙事与现代抒情
1.3 从内部视角看中国现代文学
1.1 如何阅读中国现代文学
1.4 晚清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叙事
1.5 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叙事
1.2 从外部视角看中国现代文学
请用几个关键词来谈谈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
第二章:现代文学的开启
2.1 鲁迅《野草》创作背景
2.2 《野草》解读脉络
2.3 《好的故事》
2.4 《过客》
2.5 《墓碣文》
如何理解《野草》中所表达的“绝望”与“反抗绝望”?
第三章:童年、记忆与原初性
3.5 从文本看萧红
3.2 废名的文学形式感:内部叙事
3.4 废名《竹林的故事》《桃园》
3.1 废名与萧红的创作背景
3.3 废名的叙事视角与启蒙话语
3.6 从书信看萧红
3.7 萧红的文学风格与审美特征
如何理解童年经验与成年经验对于文学抒情、叙事与审美的不同“效用”
第四章:“家”的现代想象
4.2 从历史角度看“家”存在的现实性
4.3 巴金《家》
4.1 传统语境与现代语境中的“家”
4.4 张爱玲《金锁记》
如何理解“家”文本中“代沟”一词背后的时代政治与文化隐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22 14:09
目录
概述
课程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