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创刊于1984年,是致力于现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包括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语文学和文化)研究的纯学术期刊,代表着海外中国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水平。
主体
其主管单位是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现任主编是
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邓腾克(KirkA. Denton)教授。刊物关注晚清至当代中国的各文类文学,电影与电视,大众文化,表演与视觉文化,印刷和物质文化等。被收入美国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rts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该刊每六个月出版一期,每年两期为一卷。至2011年,已出版至第二十三卷。采用匿名同行评审制度,常年接受论文提交。
该刊始终坚持纯学术方向,不刊登文学翻译作品。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创新性和深度。以文学及文化文本,如文学、电影、建筑、网络等的文化表现为中心,欢迎对文艺理论的运用,但不以理论研究为导向。
发展历程
除常规论文之外,期刊还不定期出版专题特刊。已经出版的特刊包括:视觉文化特刊(2000);诗歌特刊(2001);高行健研究特刊(2002);台湾电影特刊(2003);中国文化在亚洲(2005,其中文版同时发表于台湾《中外文学》);中国的现代主义(2006);喜剧版现代中国(2008),及疾病的话语(2011)。
该期刊的前身是1970年代末在美国学者白志昂(John Berninghausen),胡志德(Theodore Huters),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等之间传播的简报。1984年开始以固定刊物形式出现,以《中国现代文学》为名,葛浩文教授为第一任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是海外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正式成为一个学科的标志性事件。1998年,邓腾克教授接手该刊,以第二任主编的身份对刊物进行了重新定位,改名为《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将对中国文化,如电影、流行文化、媒体研究、视觉文化、建筑等的研究也纳入研究视野。与《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期刊共存的MCLC网络资源中心(MCLCResource Center)含有丰富的本学科研究资料,从2003年开始,期刊的书评部分也发表于此。
特别贡献
在海外中国研究领域,《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享有权威声誉,是诸多杰出学者领先学术成果的发表平台。同时,它也热情鼓励学术界的新生力量,扶持大量新进学者。发表于其上的关于阎连科、舞鹤、秋瑾墓、台湾记录电影等的研究均属英语世界中的发轫之作。近期刊行的论文包括《隐约一坡青果讲方言:现代汉诗的另类历史》(田晓菲)、《九座秋瑾墓:历史遗迹和集体记忆的建构》(胡璎)、《徐卓呆滑稽上海中的喜剧与文化实业》(雷勤风)、《官方化的非官方:面向世界展示中国新艺术》(王美芹)、《梅兰芳在莫斯科,1935:熟悉,陌生与陌生化》(苏源熙)、《为大众的大电影:冯小刚的三部电影》(马杰声)、《丁西林剧作中的王尔德回响》(RuthHerd、张健)等。
目前《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包括机构和个人在内的五百余订户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等23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