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大会第一季
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民歌竞技类节目
《中国民歌大会第一季》是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民歌竞技类节目,节目由朱军董卿领衔主持,朱迅张泽群管彤李思思尼格买提·热合曼任鲁豫张蕾马跃宫岩维妮娜周宇联袂主持,共四期。
节目形式
节目设计
节目以“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为主题,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中国民族民间原生歌曲为内容主体,通过准确的思想定位、精心的总体设计、丰富的艺术手段、精美的景观呈现,用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的纵坐标,共同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中国民歌版图”,来唱响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好声音,体现民歌与祖国秀丽山川、人民生活劳作的紧密关系,呈现一档具备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的民族音乐节目,全方位展示中国民歌艺术的魅力。
节目规划
节目以中国民歌为传播主体,以参演者的演唱为承载方式,以民歌的传统演唱形式——赛歌打擂为呈现手段。通过民歌故事的挖掘,寻找“看得到的故事”,推广中国民歌经典作品,普及传统民俗知识,开掘民族音乐宝藏,推动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打造2016年中国民歌的大汇演。鉴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广阔,民歌种类丰富多彩,文化内涵深邃多元,节目用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的纵坐标,与边疆、黄河、长江、沿海等不同地域的横坐标,共同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中国民歌版图”。
选曲依据
根据色彩、节奏、旋律性、民族特性、传播度等因素,以中国民族民间原生歌曲为主。鉴于民歌的独特性与区域性,节目邀请业界专家对民歌的属性、区域、题材做了严格界定。同时,在节目中将民歌作品与其相应的原生民歌集合展示,既是对民歌知识的普及,也体现了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节目环节
第一环节:为我而“站”
该环节由短片、表演、采访、点评四个内容构成。
短片:节目组首次派出十几位主持人,历时两个多月,走遍祖国的30多个省、市、自治区,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足迹遍布数十万公里,为节目寻找最美的声线,探寻音乐的本源,搜集民歌的故事。
表演:歌手用方言演唱一首本民族、本地域的代表性民歌,展示原汁原味的民歌魅力,同时在舞蹈包装中融入当地的民风民俗。
采访:采访讲述关于民歌背后的故事。
点评:嘉宾从音乐、民俗、知识三个方面进行点评。比如嘉宾在现场为观众讲解侗族大歌的特点。侗族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诸如此类的地域文化历史艺术知识将贯穿整个节目中。该环节,观众以“站起来”的形式投票,决出第一环节的总体排名。
第二环节:五谷杂粮
环节内容:按照第一环节的排名顺序,八组歌手通过邀请助演嘉宾搭档的形式(老师、家人或朋友),完成一段传统民歌的演唱,以此体现民歌的继承和发扬,时长60秒以内。在该环节的采访中,将充分展示传承人的互动性。
评比方式:该环节由传承人作为评委,采用“五谷杂粮”的投票方式。每个歌手面前放一个容器,节目为传承人准备一个笸箩。如果倾向于哪位歌手,传承人可以用笸箩把杂粮装进歌手的容器里。最后,现场推出一把巨型秤,分别秤出八组歌手各收获了多少斤的五谷杂粮,分量重的成为该期擂主。
第三环节:谁是擂主
环节内容:获胜组的四个选手进行内部比拼,通过邀请助演嘉宾演唱的形式(老师、家人或朋友),完成一段传统民歌的演唱,时长90秒以内。
评比方式:由点评嘉宾投票,他们的票数加上第一环节的观众票数,评出该期擂主。
创作团队
节目列表
参演嘉宾
主持人
点评嘉宾
获奖记录
播出信息
节目评价
《中国民歌大会第一季》艺术性很强。不是简单的再现民歌,而是用艺术的美来提升生活的原生态,使其让观众受到感染,感受到美的体验。与此同时,节目有着极为丰富的道具设置,蒙古包、渔船、织布机、大高台这些表演者日常生活中的实物,都被当作道具搬上舞台。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动物演员参演,孔雀、白马、汗血宝马等都活生生地出现在了舞台上,勾勒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华西都市报》评)
《中国民歌大会第一季》除了内容好,还有一大重要特点就是接地气,不仅摒弃了居高临下、单纯说教的方式,还让主持人下乡采风,走进田间地头,真正去接触民歌的源头,搜集不同民族最经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倾听来自乡野的声音。这种“让双脚走进泥土里”的做法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节目组的诚意所在,对节目敞开心扉,建立信任。节目的舞台布景也极具原生态特色,极大程度地还原了民歌创作早期的生活场景,使观众能有强烈的代入感,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民歌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节目评比环节采用的是来自民间的“抓豆子评歌王”的民俗,这种“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的创作理念切切实实抓住了观众的心。(人民日报海外版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1 16:07
目录
概述
节目形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