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中国极地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英文:Pol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成立于1989年,地处中国上海市,是中国唯一专门从事极地考察的科学研究和保障业务中心。1989年10月10日,中国极地研究所正式成立。2003年,更名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历史沿革
198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条约》,研究所进入筹备阶段。
1988年9月14日,中国基地研究所建设工程开工。
1989年10月10日,中国极地研究所正式成立。
1990年1月5日,国家海洋局、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批复中国极地研究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
1994年,“雪龙”船首次执行南极考察任务。
1999年3月31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划归中国极地研究所建制和实施管理。
2002年1月25日,国家海洋局批复中国极地研究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将“雪龙”船、“长城站”、“中山站”的管理及其后勤保障职能划入极地所。
2003年,更名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同时在中心设立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长城”站。
2004年,成立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
2018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中心有职工14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2人,机关管理人员35人,船员31人,业务保障人员14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名,工程技术带头人2名,研究员、副研究员及助理研究员若干名。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名):李院生、孙波
工程技术带头人(2名):朱建钢、徐韧
科研部门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中心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观测研究站2个,科研业务部门6个,筹备科研业务部门1个,下属实验部门8个。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数字海洋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观测研究站(2个):南极长城站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南极中山站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科研业务部门(6个):极地战略研究室、极地冰川学研究室、极地海洋学研究室、极地大气与空间物理学研究室、极地生物与生态学研究室、极地信息中心
筹备科研业务部门(1个):南极天文学研究室
下属实验部门(8个):极地雪冰与全球变化实验室、电离层物理实验室、极光和磁层物理实验室、极地生物分析实验室、微生物与分子生物学分析实验室、生化分析实验室、极地微生物菌种保藏库、船载实验室
设备资源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极地冰川学实验室有稳定同位素质谱仪、离子色谱分析仪、库尔特微粒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冰组构自动分析仪、冰穹A深冰芯钻机等科研设备。南极天文学实验室有南极天文台天文观测系统,同时设有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1。
还拥有雪龙系列科考船。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极地图书馆馆藏英文图书1330册、中文图书1366册、英文过刊3040册、中文过刊474册、资料刊物147册,各类数据库5个,图书馆实行开放式服务,Web.OPAC(馆藏目录检索),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极地研究机构建立了文献交换业务。极地图书馆是上海图书馆学会会员单位。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国家极地档案馆馆藏档案2千余卷、整理归档照片2万多张、纪念品等实物500余件。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极地标本资源共享平台系统已收集、整理并共享5库资源样品信息7492条、13465张图片,共计7.2GB。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据2018年官网显示,中心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3篇。“十一五”期间,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计70人次因参加南北极考察获得立功表彰,其中记一等功2人次,二等功9人次,三等功33人次。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极地大气与空间物理学研究室成员承担的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面上项目5项,青年项目4项;其中2012年待结题的项目有4项。承担的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一项,极地专项项目一项,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一项。2012年度已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0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14篇。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极地海洋学研究室承担、参与、获得资助的科学研究项目达到60项,主持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项目4项,参与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子课题4项,主持“科技部中俄合作项目”1项,参与973项目2项;主持海洋公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主持完成:重点1项,面上2项;参与完成:重点1项,面上2项;主持执行:重点1项,国际合作1项,面上2项,青年基金5项);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子课题3项;主持完成“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3项;中国极地战略研究基金7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3项;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青年创新基金4项;主持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项目2项;IPY中国行动计划信息与数据共享计划项目专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HY-1B卫星海冰遥感预报业务应用系统项目极区海冰监测子课题1项;参与完成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子课题1项,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2项、极地办第四次北极考察资助项目1项,浦东新区企业博士后资助专项资金1项,极地办对外合作项目2项,中挪合作AMORA项目1项。10人次参加南极考察, 其中3人次执行第22次、24次南极冰盖内陆Dome A考察,2人次执行第26次南极考察;1人次参加第3次北极考察;2人次参加第4次北极考察,2人次参加第5次北极考察,1人次参加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部(TEKES)资助的海冰监测项目 (POL-ICE);4人次参加渤海908专项考察,1人次北极斯瓦尔巴特群岛王湾固定冰物理特性现场观测。团队发表署名研究论文91篇,SCI检索30篇(1篇《Nature》,3篇《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篇《Journal of Climate》),3篇EI检索,25篇核心期刊论文,15篇会议论文。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极地大气与空间物理学研究室完成科研项目7项。
(注:中心未详细列举成果名单,且无中心总体成果概述)
2024年2月,首套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联合实施。
学术期刊
《极地研究》(中文刊)和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极地科学进展)(英文刊)是集中反映南北极多学科考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极地科学工作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园地,也是进行国际国内极地考察研究学术交流的窗口。
人才培养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极地大气与空间物理学研究室和中国多所著名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在读博士生5人,2012年毕业博士生和硕士生各1名。
文化传统
院标
徽标以具有现代科技感的蓝色为主色,既代表了海洋的神秘与宽广,也显现了蔚蓝色特有的沉稳和内敛,凸显出极地中心对科考事业的热忱执著和严肃谨慎。它具有理性的色彩认同,又有感性的梦想追随。
地球的经纬线展现了极地科考事业的全球性。色彩上阴阳比例的强烈对比,突出极地人对极地事业不畏艰险、勇于征服的执着精神。
1989年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原名中国极地研究所)之年,重要的年份浓缩了极地中心走过的风雨历程。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英文表述,在圆形的图形上方涵盖,呈现出国际化的视觉效果,形式上传承了国家海洋局的系统体系,上下圆弧排列的交相呼应,紧紧围绕着“极”字展开,具有学术研究机构特有的视觉感。
院训
甘于奉献,勇于创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
所获荣誉
2021年8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雪龙”号被命名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2022年3月,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3年5月,入选2023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中心介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历史沿革.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2 09:3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