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
文化术语
中国文化,作为一个在人类原创文化阶段有自己独到创造的文化,如果没有与中国文明史实际相符合的天人合一的文化观,想要有文化自觉也难。不真正理清自己的文化观,我们的底气就不足,底气不足谈何文化自信。中国需要在自己原创的易文化中,下大功夫疏理清楚始源性问题。讲中国文化,不能只讲儒道释三主干,只讲二千五百年的半截子文化,不讲夏商周三代的原创,不讲五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文化之根。要还中华文化的全史,必须重建文化观。
涵义
国学的内核不在儒释道,而在易,而易之魂在卦爻方,把卦爻方叫做“中国方”,是因为卦爻图式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图谱,“中国方”是五千年中华文化无可替代的精神标志。
“中国方”回归阴阳六合语境说道,让卦爻说老子孔子所未说,讲清楚中国人原创文化智慧。方家诠释文化始源性问题,可辟方便法门,为学易、用易、传播易恢复底气。 循文脉回归本原,以中华第一代文化人原创之卦爻叙事,在“文”而非“字”的语境中,可以化繁为简、化简为易、化易为趣、化趣为道,展现中国人原发的立场、观点和灵动的象数思维方式。
“中国方”告别主客二分,以原发的立场、观点、规矩、准绳和方法,讲中国人独到的安身立命之道。眼观六路与六爻、耳听八方与八卦、青红皂白与五行、七上八下与洛书等,当耳熟能详的白话成语获得原生态的易解,中国特色的管理、伦理、生理、病理、心理、命理、地理、数理,就找到了卦爻次第条理和易学学理的支撑,而学易悟道就可以成为今人喜闻乐见的体验和实践。
引申
“中国方”告诉你日用而不知的方法、手法、算法、心法,自觉运用“中国方”就可以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的根基;讲清楚中华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突出优势;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和谐的特色。
“中国方”让中国之道可道、文脉可传、智慧可学,可为国学教育开出新路,实现从传统知识教育向原创智慧教育的战略转移。
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要逆转积重难返的文化入超问题,迫在眉睫地需要有一个自然生成的、基于天人合一理念的通透开放的元话语平台。
“中国方”是从神本走向人本的原生态话语,其长处是能连接古今两端、人文关怀与理性精神兼备、能历史与逻辑地解决问题,作为人类的精神基因而具有普世价值。
“中国方”不囿于狭隘的概念层面,即不纠缠于“言”,通过基于人类“思”的本质,建构的是表征思维之维的比较范式。“求同者智,求异者愚”。“中国方”求同存异,既可以让国人告别反传统的“中西文化落后先进”说,也可警惕为“特色”而“特色”,狭隘守旧,把中国文化异化为普世价值的“他者”。它以其普世精神,为不同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生存关系的认知建构了一个有效的参照和比较的框架。“中国方”的普及有助于提升世人对中国原创文化智慧的认知度,有助于消弭文化误解和冲突,有助于中国人在全球化语境下重建文化自信。
“中国方”有助于确立文化方略以增强中国话语权和传播力。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中国人引以自豪的,最值得别种文化了解的,在高端层次上属于中国人原创的,可与西方交流、互补的东西,以和谐为灵魂,通过洁净精微的方式,逻辑而系统地表现出来,以方便全世界理解中华民族和中国是什么样的民族和国家,有哪些东西可以为当今与未来的发展提供启迪、经验与贡献,值得接受和学习。
发展历史
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中国人可以也有能力以此为基础,生成和建构一套具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的中国话语。中华文化的复兴的前提不是新儒家、新道家的重建,而是以和谐为新理性标志的中国话语体系、乃至中国知识体系的生成,只有在整体观念与方法上生成一个中国,一个不作为西方话语附庸与对象而存在的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可能,中国才能以有五千年积淀的泱泱文化大国的姿态和气度融入全球化时代,以自身的实力、魅力和感召力把全球引入文明和解、人文优先、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万事开头难。文化观重建,中国话语的重建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系统工程,其复杂性、艰巨性不言而喻,需要调动方方面面力量来策划与实施。我们认准了这个方向,也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和工作,希望以“中国方”来开其端,从教育来促其兴。
微言正道
在转身走向各自个性的成长之路前,需要一种共识的原点基础教育!这种原点共识应该具有绝对性,而非迎合时代定制定时的! ——史慧虎
现在的公益和志愿者很多很多,但文化公益和文化志愿者却很少很少,而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开端时代,中国人文化的自觉显得尤其重要,这会是一个恢宏的大时代,非常幸运,我也可以融入其中。 ——朱江
学习“中国方”的过程,就是一个把自己放入方内的过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顶方踩盘,居中而思,观万物未发之时,不浅隐不躲藏,以本心本性观察身边事物,从而理通其气脉文理。 ——雷筱倩
“中国方”让我用自己的身体来比划“背北朝南”的中国人“立场”,我觉得神了,终于从习惯几十年的主客分离学习方法(记忆为主),回到事上来,所有的知识都变得鲜活的(体悟为主)而不再僵死,我的手、脚、乃至整个身体都“活”了,天人合一了,毫不夸张的说帮我打通了任督二脉。 ——施凌
希望作为中国人对自己的易文化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而是静下心来像李定老师一样去研究,还原,然后再去发扬,更进一步去发展。这个世界正是因为其多元性而美丽! ——韩惟
通过“中国方”,真正走近易的思维框架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便是返本归元,还原自己本原的思维框架,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人思维范式,正是一种十分开放,海纳百川的思维范式,中国人洁静精微的元话语平台正是整个世界所需要的。中国人,中国情,至于世间人,世间事,实则一本万殊,正如《易传》语“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谭博谦
学习“中国方”,只是个开始,是一个开始了就不会停下的连锁反映,希望能真正用这种方式触摸到自己文化的根,也希望和老师还有同学们一起走下去,边玩边学,边学边成长,吸收和传播,还易予民。或许我们群体的大多数曾经丢失过我们的文化,但它其实还是植根在血液里,只要不断被唤醒,最后就会回来并焕发生机。 ——王红芳
“中国方”传播元年,也是我个人的重生元年,学如婴孩,重新感觉自己在天地之间,用新的体系和视角(易文化)来学习生活,也努力为“还易予民”的教育普及工作出一份力。 ——周宇雁
我荣幸我是中国人,我深深地感受到我有责任让灿烂的中华文化完整地传承下去,如今我也感受到了我的小小的传播常常会让接受者像我一样地兴奋,一样地恍然大悟。如果中国人都能这样兴奋起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倡导的文化复兴将指日可待。 ——杨凯玲
不管是学中医还是打太极还是看道德经,所有的箭头直指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思想,不懂易文化任何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都只可能是皮毛,无法深入。“中国方”的学习,我感觉给了我一把开启易经门的钥匙,我走进门去。易经不再朦胧,易经就存在我的生活里,它就在我身边。 ——汪小杰
什么才能代表中华文化?以前认为是儒、释、道等,但总觉得解释力不够强,不能自圆其说。学习“中国方”后看到的第一句话便是“国学内核不在儒释道,而在易;诸子百家源自方家,方家诠释文化始源性问题,可辟方便法门”,瞬间豁然开朗。 ——汪亮
作为易文化传播志愿者,在这里我获得的不仅仅是学识上的进步,更多的是体悟到了爱和分享,还有奉献,为传播老祖宗的智慧贡献一份力量。 ——宋李鹏
人到中年,我愈发感到内心的渴望,想要回归,想要进行自我修炼,外在欲望的深渊是没有止境的,人最后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听从内心的声音。易文化就是我要找的声音,一个自豪的中国人的声音。 ——朱以来
“还易予民”的宏愿,把我深深的折服,也将我深深的吸引。能够有机会跟随这样的团队学习,我幸甚,幸甚。 ——汤溢博
扫“文”盲、启心智,是中国方志愿者的主旨,通过初级培训,我找到了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开启了心中的智慧之门,与古人做了一次穿越时空的交汇,迷失丛林的女孩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方向。作为志愿者,我也将践行志愿精神,自助助人,努力为传承中华文化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刘建颖
志愿者的主旨:扫“文”盲,启心智。看到这个我很感触,在现在这个浮夸的社会中,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我们所缺失的东西,又有多少人会关心别人,会关心这个社会正在逐渐流失的文化根源。易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总队从小众群体出发,通过传播的途径让更多的人群接触到文化根源,这是个普照万民的功德之举。 ——高吟秋
“中国方”不仅是在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还让原本抽象晦涩的易经语言,运用形象的文化符号让我们去学习和把握。“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不仅是口号,更是一种践行。 ——崔青
中华文化就是以人为本去观察宇宙以及了解宇宙与人的关系的一套严密的博大的哲学。希望继续在服务总队学习下去,助我早日开启心智,扫我文盲之羞愧,来践行群策群力,自助助人! ——黄蓓艳
我相信易文化是中国的,将来也会是全球的。智慧无国界。也深愿自己在这这个公益的平台上为爱心的传扬和智慧的传播贡献小小一份力量。 ——许向红
应该说,参加中国方志愿者,更多的是让我感到开心、喜悦,犹如看到一道极其靓丽的风景,发现一个丰富又深不可测的宝藏,觅到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周茵茵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从分享的过程中找到了一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兴趣:易文化;我们有一颗善良的心:群策群力,自助助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景:正本清源,以文化人。 ——朱元孟
今天我感到特别震撼的,在方寸里包容了宇宙世界,真正从心里对祖宗有敬畏之心,对中国方的以文化人的精神用语言不足以感谢的,唯一就是以后有机会多付出。 ——吴思慧
习主席说文化始终一脉相承,并提倡以文化人。可是根在哪里很多人并不知道,找不到根又何谈传承。我开始改变对阴阳八卦五行等等的看法,这不是封建迷信,这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底蕴。 ——闫皓
学习了中国方之后让我知晓中国古代人的思维模式,李定老师用简洁的模型和方法引导我进入了中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大门,在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之间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桥梁。 ——高新峰
“中国方”告诉我们摒弃狭隘的主客二分,以全方位的立场、观点、规矩、准绳和方法来思考、来安身立命,学习“中国方”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学易悟道一下子简单起来了。 ——高飏
易文化终要重新显现,还易予民。回望历史长河,几经淹没,几经涂抹,如果在这个时代,它能以本来面目重现,那无论对于易文化本身来说,还是能够接触到中国方的人——为中国方志愿者的一员来说,都是何等幸运! ——李葭
作为一名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没有掌握,其他国家倒是在广泛地运用我们的文化,我们还不知道好好珍惜,好好学习,真的是不应该啊! ——刘萱
作为一名中国方的志愿者,我愿用这剂处方,自助助人,创造你我他和谐、平衡的人生。 ——刘媛媛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文化家底的民族,是一个值得每个炎黄子孙骄傲和炫耀的民族,只是老祖宗的很多好东西被我们轻视了。我们绝不能舍本逐末,要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广大,尤其要将这种文化传承当作每个中国人的自觉的责任。 ——吴美花
那些远古的智慧我才刚刚接触,但是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它,它才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泉涌,我愿意尽我自己的力量,去把它传播给更多的人们,生生不息。 ——闫皓
中国方,正本清源,穿越儒释道,将为国民提供最方便的扫“文”盲结构系统,找回我们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使我们真正地成为文化人。 ——张敏洁
真正体会到易经的博大精深,不愧为中国文化的精髓。我也觉得自己的思维得到了发散,看事物有了多面性,事物总是息息相关。做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特别骄傲,我们的祖先如此聪明,创造了这么丰富文化知识,也让比外国人我们多了一个思维,看待问题不会那么绝对。 ——付丽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源”于何处我们往往知之甚少,而所熟知近古的儒释道等诸子百家,若溯其根本皆源于“方”家。 ——袁文祥
我想,我们是到了该回到原点的时候了,放空自己,重新回归到老祖宗的文化体系中,把这断了近百年的文化接起来,传给我们的孩子,一代代传承下去,让民族文化得以延续,还世界一个平和。
——陈晓姗
学习了中国方后,对中国文化有了自信,在面对外来各种文化时候,不再盲目崇拜。自己也可以作为传播的一份子,像中国方中的人一样,让周围的朋友学习易文化,传播易文化,激活我们中国人中潜藏的文化密码。 ——杜志亮
如果我们把自己放在中正位置,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去顺应相生相克规律,所有的外在环境及影响我们情绪的其他因素都是环绕在我们身边的中国方,无论这个方如何延展,翻转,我们的内心将保持将不会失去重心并能一直保持平衡。
——武秀花
“中国方”以和谐为灵魂,通过洁净静微的方式,逻辑而系统地表现出来,供人启迪,深思。 ——吕玉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并不是易经不科学,恰恰相反,这部作品里蕴含了最根本的科学原理知识。是我们现代人不懂易经,才使得这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掩于灰尘之中,很多人对易经的曲解和理解的片面都是对作品的亵渎。 ——钱雅倩
持中守正,背北朝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太多太多的倒背如流,我都没有去联系去总结去思考,所以中国方带给我最大的改变,是让我认识到:
我本不是一个认真的人,但我,可以很认真! ——管纬
我一直坚信大道至简,易学就是我们的老祖宗传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将继续努力探寻和窥探其中奥秘。 ——王翀宇
在易经学习的道路上,我才略知其皮毛,但是它所传达的智慧奇妙无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陈义
中国方,习之我幸,传承发扬亦是我幸! ——林奕戎
作为一名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没有掌握,其他国家倒是在广泛地运用我们得文化,我们还不知道好好珍惜,好好学习,真的是不应该啊!好好厘清自己的文化观,加足我们的底气,以建立文化自信为目标好好努力吧! ——刘萱
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根基在于“易”,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易”,为人、处世都与“易”息息相关。更为未学习之前对“易”文化的误解而感到,原来我真正的才是“文盲”,也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小小力量,让身边少一些如我一样的“文盲”,我想这是我所能做的。 ——高永琴
总之,我觉得掌握“中国方”,就好比掌握了一把可以打开了解自己和世界变化之门的金钥匙,可以更好地生活。正如我们的口号“自助助人”。 ——姜玉雯
中国方志愿者多年的认真付出和努力,为之喝彩。在这里,学易有了团队,找根有了同伴。向能加入中国方,能在中国方学习《易》的朋友们,也许今天你只是兴趣,但将来,会为自己自豪。——潘俊
既然科学家们已经开始担心未来科技对人类的影响,那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基石“易”文化。 ——邵靖
学习易经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寻根的过程,我为自己的祖国有如此充满智慧的文化而感到自豪,更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王玲
希望我能通过努力改变一些人对易文化的狭隘看法,尽可能将真正的易文化传播到民俗大众中去。 ——生趣
中国方,让我轻松的记住了八卦,感觉了易经的魅力,大道至简,学八卦找对了方法,真是易如反掌。第一次感觉学经典正本清源,回归本源的重要性。
——龚彦臣
人在“方”内立,遵循自然规律,在动态中不断求平衡达到求中守正,扣其正本清源。 ——周春红
在学习了中国方之后,真正了解了大道至简的意义,所有没有明白的东西是因为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了。 ——周佳琦
中国方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愿我们共同努力肩负起伟大重任,理清自己的文化观,加足自己的底气,建立文化自信,从我做起,自助助人,找回每个人内心的中国魂。——蒋伟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5 12:28
目录
概述
涵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