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辞典》中华五千年文化渊源流长,遨游其中,感受文化的质感,聆听时代的律动。《中华文化辞典》采撷中华五千年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介绍华夏文明各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及人物,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触摸文化精髓。
殷墟商代后期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周围。商代自盘庚至帝辛(纣)均在此定都,历时凡273年。公元1899年首先发现由小屯出土的甲骨刻辞。从而肯定小屯为商后期都城之所在。
1950年后义对殷墟范围内十余个地点进行了二十多次发捆,清理了不少商代建筑基址、窑穴、作坊、墓葬、祭祀坑等。殷墟的整个范围估汁约在24平方公里以上,其以小屯为中心、沿洹河南北两岸分布,东西延绵5、6公里。小屯村为其宫殿区。已发掘房基56座,排列比较整齐,体现了占代宫殿的布局。在与小屯隔河相望的侯家庄、西北岗、的小营和武官村之间是陵墓区。共发掘出11座大墓和数以千计的小墓。大墓规模惊人,应为商王陵寝。大墓之间小墓多为殉葬坑与祭祀坑。环绕宫殿区与陵墓区的大司空村、高楼庄、薛家庄、四盘磨等地为一些包含有小型房基和中、小墓葬的居民点。
在小屯东南的后冈和以西的孝民屯等处有贵族墓地。在王宫外围有两个较大的手工业作坊遗址,一为制铜作坊,一为制骨作坊。在小屯村发现一条由西南向东北蜿蜒的壕沟,宽7—12米,深5—10米,可能是防御设施。殷墟各种基址和墓葬、窖穴中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玉器、甲骨刻辞等。殷墟的发掘与研究,为探讨商代的奴隶制度、国家机器、阶级关系、意识形态、日常生活等提供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资料。尤其是从这里出土的甲骨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记载资料,内容极为丰富,被誉为商代末期的“档案库”,备受学术界重视。(谢维扬)
殷墟花园庄甲骨坑商代文化遗址。1992年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花园庄。该坑坑口呈长方形,南北长2米,东西宽1米,坑口距地表12米,坑底距地表17米。坑内甲骨堆积层厚达80厘米,发现绝大多数甲骨是龟甲,即大版a甲居多。这些卜甲有的正面朝上,有的反面朝上,有的紧贴坑边,相互叠压紧密。经初步清理,共出土856片甲骨。其中龟甲839片,牛胛骨17片,龟甲中腹甲170片,背甲28片,有刻辞的甲骨170片。
最珍贵的是,刻有a辞的整甲达90多版。每版上的刻辞,一般数十字,多的达200多字。字中还有填朱红色的,出土时极鲜艳。刻辞内容主要为祭祀、田猎事;刻辞字体小而工整、秀丽。据分析判断,这批甲骨时代早,且具本身独特风格,又是
殷墟甲骨文出士的新地
每个朝代辟为一章,每章按文化门类大致分为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礼仪风俗、文化交流等类,按照文化学的界限,对中华文化史、文化学的一般概念,进行了审慎、精到的
阐释,是从事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专门研究和对文化进行一般性了解的人士的学习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