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陈序经教授在中山大学作了题为《中国文化之出路》的演讲,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五四”以来又一次中西文化的论战,本书就是在此次讲演稿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修订而成。在本书中,陈序经教授运用西方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理论,提出了他的关于文化的根本观念,并以此为基点,对当时中西文化问题上的三个派别,即主张全面接受西方文化的、主张复返中国固有文化的、主张折衷的,作了深入介绍和比较研究,从而探讨中国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陈序经(1903~1967)中国社会学家。海南文昌人。1925年在
上海复旦大学毕业,1928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岭南大学、南开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院长,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教务长,岭南大学校长,中山大学副校长,暨南大学校长、南开大学副校长等职。曾任第二、三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陈序经毕生从事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尤其重视文化研究,提倡在中国创立“文化学”。他认为,在中国,想从东西文化的研究中寻找一条救国办法的人有三种不同的主张:一是主张全盘接受西方的文化,二是主张复返中国固有的文化;三是主张折衷的办法。他指出折衷派和复古派都没有出路。他曾深入中国农村实际,对闽、粤、桂的船家疍民和东南亚各国华侨进行过较多的调查研究。对东南亚史、华侨史、匈奴史也较有研究。著作有:《中国文化史略》、《疍民的研究》、《文化学概观》、《南洋与中国》、《社会学的起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