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惯性技术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Inertial Technology,简称CSIT)成立于1986年,是由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在北京注册登记正式成立的全国性一级学会,是中国惯性技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有关单位自愿结合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发展历史
1977年6月1日,陀螺仪与惯性导航情报网(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的前身)成立。
1981年12月18日,由原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国家机械委联合组建了“惯性导航与惯性仪表技术专业组”。
1986年,在
钱学森院士倡议下,由
丁衡高、陆元九、
汪顺亭、
冯培德、
易生、
章燕申等发起,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向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申请成立中国惯性技术学会。
1987年5月12日,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正式成立,并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1992年9月10日,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4年12月22日,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六届六次常务理事会会议。
2015年3月18日,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六届八次常务理事会会议。
2016年1月25日,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六届九次常务理事会议。
2017年2月21日,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六届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
2018年12月12日,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
2019年2月27日,中国惯性技术学会七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暨党委会在北京召开。
2020年7月10日,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在线上召开七届四次常务理事会暨党委会。
2021年4月6日,中国惯性技术学会2021年第一次工作机构会议在十三所惯导测试中心召开。
2024年7月18日,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
组织体系
机构设置
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选举、罢免理事和监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制定、修改会费标准;
(五)决定学会的工作方针和重大任务;
(六)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的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制定和修改章程,须经到会会员代表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以无记名方式进行表决。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5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 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学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责。
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
(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六)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变更与终止;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学会工作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理事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情况特殊时,可采用通讯方形式召开。
学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人数不超过理事人数的1/3,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八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
常务理事会议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常务理事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时,可采取通讯形式召开。
据2023年6月学会官网数据,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有6个地方惯性技术学会,下设8个工作机构、7个分支机构。
组织会员
据2023年6月学会官网数据,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拥有个人会员4436名,团体会员157个,院士11人。
学会会员分为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
凡在学术上有较高成绩,对中国友好,并愿意与学会交流和合作的外籍专家、学者,经学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备案后可吸收为外籍会员。外籍会员可优惠获得学会出版的学术刊物和有关资料,可应邀参加学会在中国国内主办的学术会议并获得相关的其他服务。该章程以下规定不含外籍会员。
申请加入学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学会章程;
(二)有加入学会的意愿;
(三)在学会的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会员入会程序: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三)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发给会员证。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具有该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技术咨询、科学普及、教育培训等活动;
(三)优先和优惠获得学会服务和有关资料;
(四)对学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受学会委托,组织开展有关活动;
(六)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学会章程,执行学会决议;
(二)维护学会合法权益;
(三)完成学会委托、交办的工作;
(四)支持学会组织的活动;
(五)按规定缴纳会费;
(六)学会章程规定的其它义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学会,并交回会员证。
会员如果1年不缴纳会费或不接受学会交办的任务,学会应向该会员提出警告。如仍不改正,则视为自动退会。再次申请入会需重新审批。不缴纳会费者,不能成为学会理事和常务理事候选人。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学会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业务资产
(一)在惯性技术及相关领域内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
(二)接受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委托,在以下方面组织、开展研究,提出咨询意见:惯性技术发展战略、发展政策及技术途径,惯性技术及其产品的科研、生产、使用、维修等;惯性技术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建设引进和重大科技成果的评审、评价和推广应用;
(三)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或委托组织开展惯性技术领域科技评估、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及国家科技奖励推荐;
(四)举荐惯性技术领域的优秀科技人才,遴选推荐两院院士、优秀科技工作者、光华工程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候选人;
(五)依法依规开展惯性技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科技合作,发展同中国国外科技团体的友好交往;
(六)传播惯性技术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促进惯性技术自主创新;
(七)开展惯性技术教育和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惯性技术人才成长;
(八)开展技术咨询和开发服务活动,推广惯性技术在经济建设的应用;
(九)密切联系惯性科技工作者,为惯性科技工作者服务,维护惯性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建设惯性科技工作者之家。
业务范围中属于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须经批准的事项,依法经批准后开展。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和社会资助;
(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项目经费;
(五)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和提供服务的收入;
(六)利息;
(七)其他合法收入。
建设成就
学术交流
2018年9月26日,“2018年中国定位导航与授时学术高峰论坛”在江西省九江市举办。论坛由中国惯性技术学会主办,三院33所、中国航天第四专业信息网、中国宇航学会导航与控制专委会共同承办,来自全中国28家科研院所和20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共计150余人参加了该次论坛。
2020年10月15日,中国惯性技术学会2020年科技工作者研讨会在河南南阳召开,学会多位副理事长、常务理事、院士专家及河南省科协、南阳市政府相关领导与会出席。该次研讨会通过梳理惯性传感器及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为未来的惯性技术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惯性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2年11月18日,由中国惯性技术学会主办,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承办的第五届精密光机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会议形式,利用zoom平台实现了与多国专家的实时连线,顺利完成各项议程。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与全世界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们实现了分享与交流。
学术期刊
《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1989年创刊,为双月刊。是EI检索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国内外数据库收录。刊登内容主要包括惯性系统、组合导航、惯性仪表、控制与动力学、测试方法与设备、可靠性研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海陆空天惯性世界》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科普工作的方针,积极向读者宣传介绍海、陆、空、天各领域的高新技术知识、军事科技知识、武器装备知识及其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广泛应用的惯性技术知识。
人才培养
奖项设置
中国惯性技术学会自2019年设立该奖项,奖励惯性技术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应用方面贡献卓越和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每年的获奖项目可依托学会平台,择优推荐至国防科学技术奖评价序列,多名院士和业内专家担纲评委,行业认可度高。
科普教育
2022年6月16日下午,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付梦印院士,赴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走访调研,并为中学生做科普讲座《自主导航技术》。该次讲座是学会科普进校园的重要活动。
2015年7月27至30日,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在北京举办了以“神奇的指路魔杖”为主题的青少年科普夏令营暨科普联展活动。该次活动主要是发挥了中国国内惯性技术研究院所,尤其是京津地区单位的优势,利用其展厅建设成果,构成联展厅,进行科普联展。中国惯性技术学会京津地区、南京分会、洛阳分会和西安分会的近三十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夏令营活动,营员涵盖了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研究生和博士生。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学会的徽章图案由空间飞行器(飞机、运载火箭、卫星)、舰船、惯性仪表和学会的英文缩写组成,主色为金黄色,底色分红、蓝两种。
会徽可在办公地点、活动场所、会议会场、网站悬挂或使用,可在学会信笺、稿纸、印刷出版物上印制,也可制作成徽章佩戴。
学会宗旨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团结、组织从事惯性技术及其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创新,组织开展中国国内外学术交流、技术咨询、继续教育和科学普及活动,积极承接政府转移的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功能,促进惯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促进惯性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惯性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惯性科技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建设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之家。
社团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