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7月4日,湘鄂边的红四军同洪湖的红六军在湖北省公安县城会师。7日,中共红四、红六军前委联席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将红四军改称红二军,与红六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共1万余人。12月,部队抵达湖北省长阳县枝柘坪休整。1931年3月,根据苏区中央局和中革军委的决定,红二军团缩编为红三军,军长贺龙,前委书记兼政治委员邓中夏,参谋长孙德清,政治部主任柳克明。下辖第七师(原红二军)、第八师(原红六军)以及教导第一师。
历史沿革
1930年7月4日,湘鄂边的红四军同洪湖的红六军在湖北省公安县城会师。7日,中共红四、红六军前委联席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将红四军改称红二军,与红六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共1万余人。12月,部队抵达湖北省长阳县枝柘坪休整。
1931年3月,根据苏区中央局和中革军委的决定,红二军团缩编为红三军,军长贺龙,前委书记兼政治委员邓中夏,参谋长孙德清,政治部主任柳克明。下辖第七师(原红二军)、第八师(原红六军)以及教导第一师。4月初,红三军挥师北上,攻克巴东,渡过长江,转战于鄂西北地区。其间,红军第四十九师改编为红三军教导第二师;洪湖苏区独立团扩编为红三军第九师。9月中旬,红三军主力向洪湖根据地转移,其教导团和当地游击队组成红军第二十五师,坚持鄂西北斗争。28日,红三军主力与红九师在荆门会师,由万涛接任前委书记兼政治委员。10月,红三军返回洪湖潜江地区。不久,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兼任政治委员,唐赤英任参谋长,艾逸之任政治部主任。同时,撤销各师师部,部队编为5个团。12月下旬,根据中央指示,部队又重新编成第七、第九师和独立团。孙克明任军参谋长,柳克明任政治部主任。1932年1月,关内应任省军委主席兼任红三军政治委员,鲁易任政治部主任。随后,红三军转战襄河两岸,连续粉碎敌人对洪湖苏区的“围剿”,取得三次重大胜利。其间,军独立团与鄂西北独立团扩编为第八师,全军共约1.5万余人。
6月,国民党军调集10万兵力,对湘鄂西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由于“”左”倾领导错误,红三军辗转三个月,未能粉碎敌人“围剿”,导致苏区全部丧失。红三军被迫向湘鄂边转移,部队减员至9000人。1933年2月,部队在鹤峰整编,撤销第八师建制。随后,又由于“肃反”扩大化和解散党、团组织和撤销政治机关等错误的干扰,部队锐减到3000余人。1934年5月,红三军进驻贵州省。6月,中共中央指示停止“肃反”,恢复党团组织,重建政治机关,加强了部队建设。此后,成立黔东独立师,创建了黔东苏区。10月24日,红三军同红六军团于贵州印江县木黄会师,至此,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开创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