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训经典
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中国家训经典》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瞿博。
内容简介
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文明古国,向以重视“家教”著称于世。当然,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然而,家庭教育是基础。在阔大深厚、坚实的基础上,才能建造起万间广厦和万丈高楼,这是人们的常识,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中国古代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散文、诗歌、格言等等,通常称为“家训”,这是先民留给我们的一大笔珍贵遗产。研究、筛选、汲收、利用这些家训,对于提高每个人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中国历代家训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举其要者,约有如下数端:
一、熔铸光明伟岸的道德人格。古人将“立德”置于“三不朽”首位,而立德的内容主要是忠孝。在家能孝,于国则忠。孝要求子女尊敬长辈,尽返哺之情,极劬劳之恩;忠要求为官尽力,从政清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实现道德的高度自觉。古往今来成大事业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能从“孝于亲”、“忠于国”的目的出发,勇于奉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张扬了堂堂凛凛的民族正气。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忠孝观念被统治者利用,混进不少封建性内容,然而抛弃“愚忠”、“愚孝”而摄取精华,至今仍有不少积极因素值得发扬光大。
二、重视正确积极的教子方法。痴心父母古来多,天下没有不疼爱子女的父母,但问题在于,如何去爱?单纯给子女们提供物质财富,会使他们混灭自我奋斗的意识,丧失独立创业的能力。因此,明智的父母,就要把道德修养、人格风范来留给子孙,把清白留给子孙,这才是无价之宝。那种只为子孙聚货敛财的愚蠢行为,遭到了有识之士的痛斥。父亲们告诫子女不要凭借祖上的余荫,而应奋发自立,要以自己的奋斗来实现人生价值。
三、培养功业理想和淡泊襟怀。中国古代家训对此颇多阐发。立志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做父母的,或洒涕嘱子,要他完成续写《史记》的重任;或刺字于背,要儿子精忠报国。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与功业思想相辅相成。由于建功立业与功名富贵往往掺杂一处,而富贵之中又往往隐藏着人生的种种不幸,所以明哲保身、知足常乐又成了积极进取的调剂。儒道互补昭示了一种巧妙的处世之道。淡泊宁静,是一种不骛名利、却追求远大理想的人生态度;明哲保身,则是一种畏惧挫折、逃避现实的处世思想。孰是孰非,读者自能明鉴。
四、妥善掌握好交友接物之道。每一个人都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交友接物,是一门高深学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朋友对自己的潜移默化作用很大,因此交友必须谨慎,分清损友、益友;要见贤思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对别人不求全责备,对故人旧交,如果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能轻易抛弃。对所爱者要知其不足,对所憎者要见其长处。“和”是处友的基本准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同流合污,而是要和衷共济,互相促进,实现崇高的理想。
五、明确读书治学的目的和方法。“学而优则仕”是孔子为知识分子规定的一种行为模式,旨在学以致用,大济苍生,却并不是说学习好了就只求做官,谋取个人利益。有些人将追求高官厚禄当成读书的惟一目的,这就背离了孔子的本意。古人对读书的好处从多方面作过阐发,有的指出读书在于变化气质,陶冶性情;有的主张读书为了经世致用,富民强国;还有人将读书与做人联系起来:将所读的好书句句体贴到自己身上,便是做人之法。关于读书的方法,古人也多有灼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把学问化为生活的艺术;读书要自出手眼,择善而从,不要为劣所愚;读书必须回到、口到、心到,循序渐进,由博反约。
六、针砭人生各种心理痼疾。金无足赤,人孰无过,可悲的是人们往往不知其过,或虽知有过,却不能痛改。改过应当对症下药,每一种过错都应采取恰当的改正措施。如性急的人可用“佩韦”的办法提醒自己,处事要从容、稳重;性缓的人可用“佩弦”的办法提醒自己,处事要敏捷、干练。唐代柳玭指出的“败家五过”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它潜伏于绝大多数国民的心理底层,直至今天还体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每一个人都应当三省其身。
中国家训极富形象性和哲理性。形象性首先表现在比喻的大量运用上。言择友则有朱、墨、鲍鱼、芝兰之譬,论表里则有春花、松柏之喻。朱吾弼谓做官不能失节,就如处女不能失身;蔡邕论修面与修心,活泼有趣,鲜明易感。形象性还表现为现身说法。家长们常以自己的切身体验来感化儿子。刘邦少时失学,闻秦始皇焚书坑儒,心中窃喜,但当了皇帝后却深感不学之苦,便以切身体验来勉励儿子学习,没有半点伪饰,自然易于为人接受。家训的哲理性则体现于格言警语,如支大伦论做人五硬、抄思母论人有三成、袁衷论士有三品、康熙论为学三功、姚舜牧论检验各种能力的各种标尺等等,无不闪烁着哲理的灵光。鲜明的形象性铺成了走向幽深杳远的哲学思考的通道,而情感又渗涌于形象、哲理之中。在每一篇家训里我们都能扪摸到家长们那一颗灼热的心。凝聚着智慧、哲理、情感的中国历代家训至今仍显现出神奇的魅力。
图书目录
前言
周公 诫伯禽
管仲 弟子职
春秋
孙叔敖 临终诫子
孔丘 庭训
敬姜 论劳逸
史� 遗命教子
战国
孟轲母 母训
楚子发母 训子语
孔鲋 将没诫弟子
刘邦 手敕太子
孔臧 诫子书
司马谈 遗训
刘向 诫子歆书
胎教
疏广 告兄子言
尹赏 临死诫诸子
樊宏 诫子言
严光 九诫
马援 诫兄子严、敦书
班昭 女诫
崔瑗 遗令子实
陈� 训子
范滂母 勉子
张奂 诫兄子书
郑玄 诫子益恩书
蔡邕 女训
郦炎 遗令书
司马徽 诫子书
杜泰姬 诫诸女及妇
三国
曹操 诸儿令
诫子植
遗令
刘备 遗诏敕后主
向朗 诫子
诸葛亮 诫子书
诫外生书
曹丕 诫子
曹衮 诫子言
刘� 诫弟伟
韩暨 临终遗言
王修 诫子书
杜恕 家事诫称张阁
王肃 家诫
王昶 诫子侄文
荀勖 诫子
姚信 诫子
郝昭 遗令诫子
虞潭母 诫子言
辛毗 却子言
辛宪英 诫子语
羊祜 诫子书
嵇康 家诫
陶侃母 责子书
李� 手令诫诸子
勖诸子
陶渊明 与子俨等疏
南北朝
颜延之 庭诰
刘义隆 诫江夏王义恭书
源贺 遗令敕诸子
王僧虔 诫子书
徐勉 为书诫子崧
杨椿 诫子孙
萧纲 诫子
魏收 枕中篇
王褒 幼训
萧嶷 诫子
颜之推 颜氏家训
・教子篇
・兄弟篇
・后娶篇
・治家篇
・风操篇
・慕贤篇
・勉学篇
・文章篇
・名实篇
・涉务省事篇
・止足养生将
崔� 临终诫二子
房彦谦 教子言
许善心母 母训
郑善果母 母训
王梵志 世训格言诗
李世民 诫吴王恪书
诫皇属
帝范
・纳谏篇
・崇俭篇
・后序
阎立本 诫子
李� 遗训
陈元敬 诫子
卢承庆 临终诫子
卢氏 母训
李旦 诫诸王皇亲敕
姚崇 遗令诫子孙文
元延祖 诫子结
李白 送外甥郑灌从军
颜真卿 守政帖
杜甫 又示宗武
宗武生日
穆宁 诫诸子
韩愈 符读书城南
白居易 狂言示诸侄
元稹 诲侄等书
刘禹锡 留海曹师等诗
李德裕 平泉山居诫子孙记
杜牧 冬至日寄兄子阿宜
朱仁轨 诲子弟言
杜秋娘 金缕衣
柳� 柳氏家训
诫子孙
范质 诫子从子诗
陈抟 心相编
范仲淹 告诸子及弟侄
贾昌朝 诫子孙(节录)
欧阳修母 教子学父
欧阳修 家诫二则
与十二侄
苏洵 名二子说
安乐铭
邵雍 教子吟
诫子孙文
王安石 赠外孙
司马光 训子孙文
与侄书
训俭示康
苏轼 与子由第二则
与侄千之书
与侄孙元老书
黄庭坚 家诫
郑侠 教子孙读书
张耒 示(禾巨)秸
胡安国 与子寅书(节录)
叶梦得 石林家训
江端友 家训(节录)
赵鼎 家训笔录
吕本中 童蒙训
汪洙 神童诗
朱熹 与长子受之
训蒙诗
陆游 放翁家训
冬夜读书示子聿
送子龙赴吉州掾
示儿
病中示儿辈
示儿敏
家颐 教子语
方昕 集事诗鉴
袁采 袁氏世范
一、父母不可妄憎爱
二、人之智识有高下
三、才行高人自服
四、人行有长短
五、亲戚不可失欢
六、孤女早议亲
七、子弟不可废学
八、言语贵简当
九、礼不可因人分轻重
吕祖谦 辨志录(节录)
王应麟 三字经
韩玉 临终遗子书
许衡 训子诗
许鲁斋语录
于石 示衢子
张氏 抄思母训
郑太和 郑氏规范
方孝孺 家人箴
于谦 示冕
薛� 示京子(一)
示京子(二)
诫子书
朱瞻基 寄从子希哲
袁衷 庭帏杂录
陈献章 诫子弟
罗伦 诫族人书
马中锡 示师言(一)
示师言(二)
王汝梅 王氏家训
庞尚鹏 庞氏家训
训蒙歌
王守仁 示正宪
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
寄诸弟
霍韬 家训
唐顺之 与二弟正之
沈炼 给子襄书
杨继盛 给子应尾、应箕书
任环 示儿书
吕近溪 小儿语
吕坤 为善说示诸儿
收塞北・示儿
望江南・示儿
闺范
汤显祖 智志咏示子
邹元标 家训
顾宪成 示淳儿帖
高攀龙 高氏家训
赵南星 教家二书序
孙奇逢 孝友堂家训
孝友堂家规
示奏儿
示立儿
示子孙
袁黄 训子言
姚舜牧 药言
李应升 诫子书
归庄 与扶风弟
杨廷麟 示城儿
吴鳞征 家诫要言
何伦 何氏家规
徐媛 训子
李际阳母 遗子弟书
卢象升 寄训子弟
朱舜水 与诸孙男书
彭士望 示儿婿
温氏 温氏母训
张履祥 张杨园训子语
示儿(一)
示儿(二)
训子语
王夫之 示侄孙生蕃
示子侄
丙寅岁寄弟侄
陈确 书示仲儿
书示两儿
示儿帖
傅山 十六字格言
训子侄
爱新觉罗・玄烨 庭训格言
魏禧 给子世侃书
劝言
毛先舒 与子侄
梅文鼎 送仲弟文鼐入城读书序
蒲松龄 与诸侄书
许汝霖 德星堂家订
李光地 摘韩子读书诀课子弟
万斯同 与从子贞一书
彭端淑 为学一首示子任
汪帷宪 寒灯絮语
郑板桥 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
维县署中谕麟儿
又谕麟儿
再谕麟儿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陈宏谋 给四侄钟杰书
尹会一 示启铨
袁枚 给弟香亭书
卢文绍 与从子掌丝书
纪昀 寄内子
蒋士铨 再示知让
姚鼐 与伯昂从侄孙一首
章学诚 家书
谢启昆 训子侄文
张惠言 水调出头・春日赋示杨生子�
李毓秀 弟子规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训次儿聪彝
魏源 读书时示儿耆
万斛泉 童蒙须知韵语
曾国藩 谕纪泽纪鸿(一)
谕纪泽纪鸿(二)
谕纪泽纪鸿(三)
谕纪泽纪鸿(四)
谕纪泽纪鸿(五)
谕纪泽纪鸿(六)
谕纪泽纪鸿(七)
谕纪泽纪鸿(八)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一)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二)
谕纪泽(一)
谕纪泽(二)
谕纪泽(三)
谕纪泽(四)
谕纪泽(五)
谕纪泽(六)
谕纪泽(七)
谕纪鸿
左宗棠 致孝威、孝宽与孝感(一)
与孝威(二)
与孝宽(节录)
与陶少云书
周希陶 重订增广贤文
吴汝纶 谕儿书(一)
谕儿书(二)
俞樾 与次女绣孙
张之洞 与子书
复子书
近现代
林纾 与琮子
示儿书
严复 与四子严璇书(一)
与四子严璇书(二)
毛泽东祖先 韶山毛氏家训
孙中山 遗嘱
吴玉章 新年话家常
鲁迅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随感录(二十五)
答客诮
周作人 儿童的文学
黄炎培 给儿子黄大能的座右铭
陶行知 给子女的信
论家庭教育
徐特立 写给晚辈的家信
毛泽东 给儿子的信
徐悲鸿 给孩子的两封信
陈毅 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
示儿女
傅雷 傅雷家书
作者简介
翟博,北京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教育报》总编辑兼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文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教育经济学博士。
近年来,在理论研究、教育研究、新闻和文学写作等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在海内外多家报刊发表理论文章、新闻和文学作品数千篇,有50多篇作品在全国及有关方面组织在评选中获奖。他先后在全国推出了“全国十杰中小学教师” 王思明、河北农大走“太行山道路”先进教师群体、复旦大学九二国政大学生群体等10多个重大典型报道,在全国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潜心搞好教育新闻报道的同时,他立志做专家型、学者型记者,先后撰写、主编、参编出版书籍40多部(本),较有影响的有《世纪的呼唤----翟博报告文学通讯集》(著)、《法门寺传奇》(著)、《二十一世纪大眺望----中国记者十人谈》(参撰),《迈向新世纪的脚步——我国教育热点问题的若干思考》(参撰);主编有大型文化典籍《中国家训经典》、《中国近现代史国情教育丛书》等。还参与了教育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三集电视专题片《千秋基业——邓小平与中国教育》前期策划工作,参与了《李岚清教育访谈录》的采编工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6 00:4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