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学研究会
教育部主管的一个非营利性国家一级学术团体
中国实学研究会(英文名:Chinese Society of Shixue)成立于1992年10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自愿组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国家一级学术团体
业务范围
(一)组织有关学者开展实学及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
(二)召集国际、国内有关的学术研讨会、座谈会和论坛;
(三)传播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四)举办有关实学及其他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讲习班、培训班和咨询服务;
(五)出版有关实学及中华传统文化的著作、刊物、资料;
(六)与社会各界开展学术联谊活动;
(七)参与国际实学研究学术活动;
(八)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创办经济实体;
(九)关于实学研究与传播的其他文化活动;
(十)举办国际、国内以实学为主题的展览、展示和展会;
(十一)创建实学馆、实学堂、实学书局及培训教育基地等实体机构;
(十二)搭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弘扬实学文化;
(十三)按照政策规定,经机关部门报批同意,开展评比、评选、表彰活动;
(十四)开展有利于实学传播的公益事业及其他活动。
建设目标
中国实学研究会在继承古典实学传统的基础上,倡导构建“新实学”的理论形态,在东亚思想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致力发掘儒学在管理、经济、文化、军事、法治、医学、外交等方面的资源,发挥其经世致用的功能,努力打造新时期的“经世儒学”即构建“新实学”,助力民族文化复兴,服务治国理政。
发展历史
实学是一种以“实体达用”为宗旨、以“经世致用”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潮流和学说。中国实学思想肇始于宋代,在明清之际达到高潮,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形态,并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向近代思想转化的中介和桥梁。葛荣晋教授主编的《中国实学思想史》(上、中、下,160余万字)是海内外几十位从事实学研究的专家、教授的集体智慧与精诚合作的科学成果,获第九届中国国家图书奖。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实学思想的演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的学术著作。由此,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哲学史可以划分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近代新学”几个大的阶段。近年来,中国实学研究会在继承古典实学传统的基础上,倡导构建“新实学”的理论形态,在东亚思想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
明清年间,发祥于中国的实学已经传入日本、韩国、越南,成为一门国际性学术,在近代东亚现代化和经济起飞的过程中曾产生过积极作用。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先后都成立了实学研究会,组织与开展实学研究。日本东亚实学研究会于1993年11月创立,其目的是研究东亚中国、韩国和日本三国的实学,特别是“实心实学”。这可能是受到王阳明心学影响的缘故。韩国实学学会创立于1991年,其实学研究深受朱熹的影响。李退溪作为韩国历史上极为著名的实学思想家,其头像被印在韩币上而家喻户晓。这些学术团体每两年组织一次东亚实学国际会议(中、日、韩轮流),开展对东亚实学的研究。
中国古代的实学家,提倡以“实心”、“实理”办“实事”,反对照搬书本,空谈“玄理”,不务实际。中国实学充满了“兴利除弊”的改革精神。历史上的一些具有实学精神的政治家,因时制宜地提出改革方案,发动社会改革运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古代的实学观念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的元典精神仍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是我们实事求是地研究社会发展状况,推进对外开放和改革事业的锐利思想武器。
2022年12月29日上午,中国实学研究会第六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次理事会线上召开,大会由王杰会长主持。
2023年12月16日,中国实学研究会在京成立研学实践教育专业委员会。
2024年3月3日,中国实学研究会社会美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
2024年4月28日,中国实学研究会和合文化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2024年12月21日,中国实学研究会的第一个工作委员会——三实智库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在中国北京中康国际酒店成功举行。
理事成员
中国实学研究会2021年11月20日上午进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成员,于2022年12月29日上午召开第六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增补部分理事成员。聘任名单如下:
名誉会长:张践
会长:王杰
副会长:干春松、韩星、胡发贵、涂可国、魏义霞
秘书长:徐治道
副秘书长:詹小光 洪军 牛冠恒 孙福万 赵建永
常务理事:王杰 干春松 韩星 胡发贵 涂可国 魏义霞 徐治道 詹小光 洪军 储峰 周慧 牛冠恒 孙福万
顾问(12人,按姓氏拼音为序)
郭齐勇 何成轩 李甦平 刘示范 潘起造 王兴国
魏宗禹 吴 光 余怀彦 俞荣根 赵馥洁 周桂钿
理事(180人,按姓氏拼音为序)
艾绍东 白立强 蔡志栋 曹润青 曾振宇
常 远 常 樯 常大群 常会营 陈 来
陈建林 陈山榜 陈卫平 陈长庚 陈支平
陈多旭 陈晓霞 程冠军 程志华 程 旺
储 峰 戴庞海 邓田田 方国根 方浩范
冯 立 傅永聚 干春松 顾建军 郭 沂
郭 亮 韩 星 洪 军 胡发贵 黄开国
黄玉顺 黄敦兵 贾旭东 焦秀萍 景海峰
蒋晋光 蒋红雨 孔德立 孔令宏 柯 昊
雷 原 黎红雷 李承贵 李存山 李海彬
李 刚 李季林 李军鹏 李琳之 李殊睿
李伟波 李祥熙 李振纲 李志军 李中印
李宗桂 梁 宏 梁 磊 林国标 林乐昌
刘 莹 刘宝村 刘成有 刘丹忱 刘洪强
刘佶鹏 刘晓梅 刘学智 刘云超 柳 理
柳河东 陆信礼 陆永胜 路 强 马菁汝
梅良勇 孟云剑 苗润田 莫真宝 倪富静
牛冠恒 牛建科 欧阳祯人潘志宏 彭建民
彭彦华 彭新武 曲晓萌 任九光 任松峰
单 纯 沈 昕 舒大刚 宋冬梅 宋锡同
孙宝山 孙福万 孙庆峰 孙 墨 孙君恒
涂可国 汪学群 王 杰 王 焱 王国良
王鸿博 王菊英 王兴文 王学斌 王艳芳
王中江 魏彦红 魏义霞 魏长宝 吴 超
吴根友 吴文新 吴燕妮 吴星辰 夏清暇
向世陵 萧伟光 肖群忠 肖永明 邢丽菊
徐仪明 徐治道 许 宁 许 卉 闫 恒
闫 鑫 阎兆君 杨 明 杨爱东 杨 冬
杨翰卿 杨华祥 杨建国 杨宽情 杨柳新
杨晓伟 杨智伟 姚洪越 叶远厚 义文辉
尹保红 尹志华 于天罡 余治平 俞文勤
袁玉立 詹小光 张 城 张 践 张 军
张 涛 张宏敏 张加才 张文杰 张学智
张耀南 张跃龙 张友谊 章 林 章文春
赵建功 赵建永 赵瑞军 郑济洲 周 慧
周可真 周勤勤 邹 竣 朱汉民 朱彦民
学术交流
国际交流
中国实学研究会与韩国、日本的实学研究会以及国内外其他学术研究团体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多次组织国内学者赴美国、德国、加拿大、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地开会、讲学、合作研究项目,传播中国实学思想,交流实学研究成果,与海外许多学术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合作关系。主办、参与20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1、1990年,在韩国汉城市,韩国主持召开了第一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学者与会并发表论文。
2、1992年10月,在山东省济南市,中国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正式成立了中国实学研究会。
3、1994年11月,日本召开了第三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学者与会并发表论文。
4、1996年12月,在韩国召开了第四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学者与会并发表论文。
5、1998年10月,在河南开封市,中国实学研究会召开了第五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6、1999年9月15日至18日,中国实学研究会在陕西省眉县联合召开“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7、2000年11月27日至30日,日本东亚实学研究会在日本福井县芦源国际会馆主持召开第六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学者与会并发表论文。
8、2002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韩国实学研究会在汉城延世大学主持召开第七届东亚实学国际会议,中国学者与会并发表论文。会议主题是“实学与东亚资本主义”。
9、2002年8月1日至3日,中国实学研究会在洛阳联合召开“二程洛学与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10、2003年11月16日至19日,中国实学研究会在黄山屯溪市联合召开“程朱思想与徽州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11、2004年11月9日至11日,由中国实学研究会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联合举办“第八届东亚实学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实学文化的地域性与普世性”。
12、2006年8月11日至12日,中国实学研究会与中国孔子基金会、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孔子学会在日照联合召开“儒学与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13、2006年10月14日至15日,以“实心实学思想与国民文化的形成”为主题的第九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日本东京二松学舍大学召开,中国学者与会并发表论文。
14、2007年10月11日至14日,中国实学研究会与陕西省眉县人民政府、陕西省哲学研究会在陕西省眉县联合举办“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15、2008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中国实学研究会代表赴日本神户参加由日本公共哲学共动研究所主办的“第86回公共哲学论坛”。论坛主题是“实心实学的现代价值”。
16、2009年7月25日,由延边大学主办,中华日本哲学会、中国实学研究会、韩国东洋哲学会、韩国儒教学会、日本阳明学联络会联办,延边大学东方哲学研究所承办的“儒释道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会议在延吉举行。
17、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韩国实学博物馆开馆纪年暨第十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首尔新闻中心举行,中国学者与会并发表论文。会议主题是“东亚实学的意义与发展”。
18、2011年7月22日至23日,第十一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会议主题是“构建东亚新实学”。
19、2013年11月23日至24日,日本东亚实学研究会、中国实学研究会、韩国实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十二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日本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举行。会议主题是“东亚世界的‘知’与学问”。
20、2014年7月18日至20日,德国儒学研究会和特里尔大学汉学中心、中国实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儒家历史观与经世致用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特里尔大学举行。
21、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国实学研究会组织专家赴韩国参加韩国实学研究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作为批判谈论的实学”。
国内交流
中国实学研究会在民政部、教育部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学会的章程和宗旨,在全体顾问、理事的通力合作下,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努力拓宽各种学术交流渠道,主办、协办了20余次国内学术研讨会。
1、1999年10月23日至26日,中国实学研究会在河南省济源市联合召开“第一届王屋山古文化学术研讨会”。
2、2002年3月21日,中国实学研究会在北京市召开“《韩国实学思想史》首发式”。
3、2002年10月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中国实学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
4、2003年8月24日至27日,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召开由澳门中国哲学会主办、中国实学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协办的“中国实学研讨会”。
5、2003年12月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由山东省嘉祥县、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实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曾子思想研讨会”。
6、2004年5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香山饭店由中国实学研究会和国际儒学联合会联合举办了“儒学与儒商学术研讨会”。
7、2004年9月20日至22日,在云南省晋宁市、昆明市召开由云南晋宁县人民政府、经济日报和中国实学研究会等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华儒商国际论坛大会”。
8、2004年11月4日至6日,在河南省焦作市召开由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国元史研究会、河南省社科院和焦作市中站区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许衡学术研讨会”。
9、2005年10月13日,在武当山由中国实学研究会和十堰市武当道教医药研究所共同举办、武当山特区医院承办的“中国哲学与道教医学研讨会”。
10、2005年10月28日至31日,在浙江省宁波市由中国实学研究会和中共宁波市委党校联合主办了“浙东学派与实学文化”。
11、2006年9月23日,中国实学研究会主办的“探寻中式管理之道——《中国哲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12、2007年10月28日,中国实学研究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编辑室联合主办了“当代国学热及其前瞻”学术研讨会。
13、2008年4月19日至22日,由济源市政协、中国道教协会、中国实学研究会、济源经济合作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王屋山道学文化研讨会”在河南省济源市召开。
14、2008年10月19日至20日,“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共中央党校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和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中国实学研究会和华夏纽带工程协办。
15、2009年11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国元史研究会、河南省社科院、焦作市政协、中共中站区委区政府等联合举办的“许衡诞辰800周年纪念大典暨第二届中国许衡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焦作市召开。
16、2010年4月22日至23日,在山西省新绛县召开由国际儒联主办,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中国实学会、运城学院协办,中共新绛县委、县政府和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承办的“《弟子规》与孝文化学术研讨会”。
17、2011年7月9日至11日,由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国道教协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济源市政协主办,济源市政协承办的“第二届王屋山道学文化研讨会”在河南省济源市召开。
18、2012年10月27日,“中国实学研究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构建新实学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
19、2013年6月1日,由中国实学研究会与中国孔子基金会、尼山圣源书院联合主办的“2013海峡两岸儒家精神与企业经营研讨会”在孔子的诞生地泗水——尼山圣源书院举行。
20、2014年6月28日,中国实学研究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葛荣晋教授从教五十五周年大会暨中国哲学创新论坛”。
21、2015年7月6日,中国实学研究会主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讲话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22、2015年9月21日,由中共甘肃省委党校、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2015丝绸之路文化论坛”在甘肃省委党校举办。
23、2015年10月17日至19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中国实学研究会、北京大学德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国学与大学德育”论坛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举行。
著作出版
二十几年来,中国实学研究会有关的专家、学者承担了多项国家、教育部的研究课题,出版了大批研究著作,成为中国思想史领域的一个亮点(统计包括部分其他学者、专家的实学著作):
1.《圣贤实学》,[清]唐道宗著,明善书局1932年重印。
2.《明清实学思潮史》(共3卷),陈鼓应、辛冠洁、葛荣晋主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
3.《儒学·理学·实学·新学》,张岂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实学报》,中华书局1991年版。
5.《中日实学史研究》,葛荣晋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6.《理学·实学·朴学—宋元明清思想文化的主流》,王育济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3年版。
7.《中国实学思想史》(上、中、下)(获国家图书奖),葛荣晋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明清实学简史》,陈鼓应、辛冠洁、葛荣晋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9.《朝鲜李朝实学派文学观念研究》,李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中国·日本·朝鲜实学比较》,李甦平等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实学大家·宋应星》,陈显泗主编,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
12.《实学报》,文海出版社1996年版。
13.《实事求是论》,王兴国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中韩实学史研究》,中国实学研究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实事求是论》,王兴国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朝鲜朝后期北学派实学思想研究》,姜日天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17.《张载关学与实学》,葛荣晋、赵馥洁、赵吉惠主编,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版。
18.《清代社会与实学》,吕元骢、葛荣晋著,香港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实学大家·宋应星》,陈显泗主编,南方出版社2000年版。
20.《韩国实学思想史》,葛荣晋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中国实学研究会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晚清经世实学》,冯天瑜、黄长义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3.《李二曲心性实学研究》,朱康有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24.《中国实学文化导论》,葛荣晋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25.《儒学与实学》,苗润田主编,中华书局2003年版。
26.《中国哲学史——宋元明清的新儒学与实学卷》,欧崇敬著,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
27.《寻访生命实学》王冠英等著,台中光慧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28.《西学东渐与明清实学》,李志军著,巴蜀书社2004年版。
29.《二程洛学与实学研究》,赵金昭主编,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30.《21世纪中国实学》,澳门中国哲学会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1.《明清浙东经世实学通论》,潘起造编著,宁波出版社2005年版。
32.《稻盛和夫的实学:经营和会计》,[日]稻盛和夫著,吴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33.《陈确实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选,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2006年版。
34.《朱之瑜实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选,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2006年版。
35.《王廷相、罗钦顺实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选,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2006年版。
36.《高拱实学实政论纲》,岳天雷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许衡与许衡文化》,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国元史研究会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8.《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中国实学研究会主编,宁波出版社2007年版。
39.《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张树骅、宋焕新主编,齐鲁书社2007年版。
40.《会通中西:晚明实学家王徵的设计与思想》,邱春林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1.《丁若镛:韩国实学之集大成者》,琴章泰编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2.《戴震的气学与丁若镛实学的近代性研究》,韩英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年版。
43.《实学简史》,吴德新、曾令先著,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44.《实学》,斋藤显一等著,台北漫游者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45.《实学文导》,(清)傅云龙著,台中文听阁图书有限公司2010年版。
46.《明代实学教育思想与论著选读》,冯克诚著,人民武警出版社2010年版。
47.《实事求是与儒家实学——明末清初实学思潮研究》,杨华祥著,武汉出版社2011年版。
48.《朝鲜北学派实学研究》,李英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49.《信仰与实学之间》,大川隆法等著,台北信实文化行销有限公司2011年版。
50.《新实学》,王文虎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1.《明清实学经济伦理思想研究》,黄海涛著,云南大学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2.《清代实学美学研究》,张传友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3.《三思两言实录:以实学思维办学科办文化》,毛建卫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4.《朝鲜实学思想史》,朱七星著,香港亚洲出版社2013年版。
55.《影响东亚的99位实学思想家》,中、日、韩实学研究会共同编著,中国财富出版社2015年版(另有日文版、韩文版)。
56.《江南“博学鸿儒”与清初实学学风——以经史之学为中心的研究》,吴超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57.《实学文库》第一辑,中国实学研究会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17年版。
58.《实学文库》第二辑,中国实学研究会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17年版。
59.《传统实学与现代新实学文化》丛书(5册),王杰、朱康有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2018年。
今后中国实学的研究,应坚持“继往开来”的原则。“继往”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修正、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巩固理论基础,形成更加具有系统性的基础理论体系;“开来”就是在“继往”的基础上,努力构建面向当代的新实学,强化实学的经世致用特征。实学研究不能仅仅成为书斋里的学问,还要成为关注和回答社会现实的学问。今后中国实学的研究,应致力于推动中国传统实学的研究,推动新实学体系的建构,推动新实学学派的形成,这应该成为今后实学研究的一个目标和方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09:38
目录
概述
业务范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