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2021》是
浙江卫视推出的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
那英、
汪峰、
李荣浩、
李克勤、
廖昌永担任固定导师,
吴莫愁、
吉克隽逸、
张碧晨、
黄霄雲担任导师助教,节目共13期(正片外还包括中秋晚会与国庆节特别节目)。
节目形式
节目背景
《
中国好声音》作为一档由
浙江卫视联合
星空传媒旗下
灿星制作打造的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被称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音乐真人秀,从持久度和节目高度来看,《中国好声音》都是中国综艺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021年是《中国好声音》播出的第十年,十年来该节目吸引并选拔出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人才,作为一个草根的舞台,节目策划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热爱音乐的人能够勇敢展示自己。2021年同时是浙江广电集团成立二十周年,十年相伴,风雨无阻,好声音见证了每一位平凡人梦想的诞生,也记录下了祖国这十年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
而2021年,音乐类人才的消耗与匮乏,是《中国好声音》十年来一直在面临并要不断解决的问题。导演组表示,在挖掘各地优秀音乐人上花费了巨大精力,通过不断扩展渠道,多方位联系选手报名,通过海选测试来确定最终由导师评审的学员名单。
节目模式
该节目开启全新“4+4”导师模式。“4+4”导师模式,是《中国好声音2021》第十年的一个革新创举,它代表的是好声音舞台不断成长进步的决心。
节目除了延续盲听选人抢位战赛制,在导师阵容和选人赛制上有了较大的改动。比如,为那英、汪峰、李荣浩、李克勤四位导师各自增设一位导师助教,由从“好声音”走出的年轻歌手吴莫愁、吉克隽逸、张碧晨、黄霄云担任。助教可自主选择转身,若相应导师未转身,可在选手表演结束后利用30秒时间为选手争取导师的肯定。
节目特色
不论是资深导师还是后起之秀,都象征了好声音舞台的初心。《中国好声音》已经走过了十年的风雨,它依旧带有最初的光泽。学员们不断学习,突破自我,在岁月中成长,但留下的永远都是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无论时光如何更迭,好声音始终带着最初的温度,在碰撞中点燃夏日最绚烂的梦想烟火。
节目总决赛由杭州竞演主会场与四位导师助教所在的分会场组成,黄霄雲携手北京各大高校的莘莘学子,为观众们展现中国朝气蓬勃的新生代力量;张碧晨在上海繁华的外滩前,携手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以及所有始终关心着热爱着节目的观众,奉上对总决赛最炽热的呐喊;在深圳市中心的楼顶上,吴莫愁跟随观众一起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讲述属于他们的深圳故事;而在武汉,这个曾与疫情斗争、最终生机勃勃的英雄城市,在短视频自媒体时代下,观众们则看到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前进与创业的00后年轻人。
创作团队
注:以上为部分创作人员名单,全部名单请查看每期节目片尾字幕
节目列表
盲选阶段
导师对决
中秋晚会
导师决战
学员决战
国庆特别节目
巅峰之夜
参演嘉宾
导师
导师助教
参演嘉宾参考资料
播出信息
节目宣传
2020年10月1日,《中国好声音2021》全国海选云南赛区启动;11月7日,《中国好声音》全国海选湖北城市圈启动新闻发布会;12月21日,节目官方宣布
周杰伦正式回归,加盟《中国好声音2021》。
2021年3月20日,《中国好声音》全国海选西藏拉萨赛区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该赛区海选全面启动;5月1日,全国海选永州赛区启动仪式在湖南永州举行;6月,官方宣布周杰伦因疫情原因辞任导师;7月24日,节目宣布定档并公布导师团队阵容;7月28日,该节目在位于嘉兴的录制场馆召开了发布会,那英、汪峰、李荣浩、李克勤四位导师和吴莫愁、吉克隽逸、张碧晨、黄霄雲四位导师助教亮相现场齐坐转椅;8月22日,那英因为档期问题退出该节目,由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廖昌永接棒指导学员;10月10日,节目官方宣布总决赛于2021年10月15日在杭州萧山的浙江国际影视中心举行。
播出平台
参考资料
收视率
节目评价
通过该节目的呈现,可以看到的是,节目组仍未放松对歌曲质量的要求,且愈来愈注重歌曲的原创性和民族特色。《中国好声音》见证了从互联网时代、移动时代再到短视频时代的中国音乐曲折发展的历程,见证着中国综艺市场的起伏,也见证着众多人对音乐梦想的坚持。走到第十年的《中国好声音2021》,也能不忘初心,坚定地走好前行之路。(中国新闻网评)
通过《中国好声音2021》,观众可以看到的是集结了那英、汪峰、李荣浩、李克勤四位导师同时,吴莫愁、吉克隽逸、张碧晨、黄霄云四位从“好声音”走出的年轻歌手化身为导师助教,给节目带来更多新鲜的要素。助教的加盟为赛制注入新活力,可以说,新加入的导师助教承担了导师眼睛的角色,也为节目增添了新的音乐见解。该节目仍有源源不断的优秀学员来到舞台,这和节目组对学员的定位密不可分,这便是从赛制上能清晰传达的“只听歌声”的选拔标准和“遍历中国”的国民节目定位。该舞台见证了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的音乐梦想。他们代表着热爱音乐的普通人的同时也代表着无数逐梦的普通人。《中国好声音》与平凡的声音,彼此见证也彼此成就。(《环球时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