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外交协会
北京市非营利性组织
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成立于1919年2月16日,由战后外交研究会、外交后援会、商会、尚志学会、兰社、财政金融学会等6个团体在北京发起成立。
发展历史
1919年2月16日由战后外交研究会、外交后援会、商会、尚志学会、兰社、财政金融学会等6个团体在北京发起成立。推举张謇熊希龄林长民王宠惠严修范源濂庄蕴宽等为理事,张謇为首席理事。下设外交、总务、交际、文书等4部。主张:促进国际联盟之实行;撤废势力范围;废弃一切不平等条约;取消领事裁判权;力争关税自由;取消庚子赔数余额;收回租界等。该会定5月7日为国耻纪念日,并准备于是日在北京中央公园开国民大会,要求政府训令专使坚持原议。因军警阻拦,国民大会未开成,但在许多省份都召开了国民大会,反对将青岛让给日本。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38年1月1日又重建成立。主席团陈立夫、陈铭枢、陈公博、邵力子、方振武;常务主席陈铭枢;常务理事范予遂、邓飞黄、王志远、陆玄南、温广彝、王寄一、宋如海、陶百川、黄次威、安娥、王礼锡、汪宝暄、谢仁钊等13人。谢仁钊任秘书主任:宋如海任总务部主任,彭乐善任广播主任,温广彝任通讯服务部主任,张振玉任事务主任,孙炳炎任文书主任,隋石孚任文书干事,刘一鸥任文书干事,黄国英任英文编辑,谢祖炎任交际干事。有团体会员6个,个人会员271人。其“本国民立场,联合一切反侵略之民族与国家共同奋斗,以促进世界和平,保障正义,并发扬中国文化”为宗旨。
组织体系
该会的会务:(1)编译中英文抗战书报;(2)举行广播演讲;(3)征集及拍印有关抗战照片;(4)组织世界通讯网,扩大通讯运动;(5)举行茶会招待外宾;(6)组织妇女工作委员会以推动妇女国民外交工作;(7)定期举行座谈会、讲演会。该会于国内外成立的分会有贵州分会,名誉理事为吴鼎昌、王伯群等5人。理事为张志韩等人;湖南分会理事有李扬敬、赵恒惕等人;直属湘西支会理事会长为芬启祥,副理事长蒋嵝,常务理事为张以藩、仇鳌等人。国内各省分会筹委员会负责人:有云南省分会为李国钦等人;宁夏省分会为叶森等人;甘肃省分会为曾扩情等人;四川省分会为李琢仁等;广东省分会为顾翊群等;广西省分会为黄同仇等;湖北省分会为谢仁钊等;江西省分会为许德瑗等;浙江省分会为李立民等;陕西省分会为王杰山等;香港分会为赖支清等。
建设成就
曾编辑出版《外交》季刊(后改名《国民外交》月刊及丛书等)。1938年1月12日中央宣传部立案,同年1月16日在军委会第六部备案,1939年5月2日批准立案。证书字号为社字1号,图记字号为社字1号。地址重庆青年会9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6 22:15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