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自然观
中国古代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国古代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对宇宙本原、万物构成、时空观念、运动变化及其对立统一关系的独特认识,构成了中国古代自然观的核心内容。
宇宙本原
宇宙本原或起源问题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殷周时期的宗教观念认为,人格化至上神“上帝”或“天”,派生自然万物乃至人类及其变化法则。到春秋时期,人们已比较普遍地以自然化的“天地”代替人格神“天帝”的地位。从春秋战国之际开始,哲学家们分别提出了以“道”、“天地”、“太极”、“水”等为本原的宇宙发生论,但把“气”作为宇宙本原的思想最流行。战国时期,宋钘、尹文(见宋尹学派)明确提出气“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是宇宙的本原。当时,人们相当普遍地接受了“天生阳气,地生阴气,二气相合,产生万物”的宇宙发生秩序。两汉时期的
《鹖冠子·泰录》提出“天地生于元气,元气乘于天地”的元气论。宋代张载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气本体论”,认为“虚空即气”,并用气的聚散来说明天地万物的成毁。中国古代的唯心主义宇宙本原观也有一定影响,如宋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主张“理”或“心”是宇宙的本原。
万物构成
早在殷周之际,人们对物质结构就提出过五行观念,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简单的物料,对物质的性质及变化作了朴素的描述。西周末史伯提出“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思想,论述了万物构成问题。之后,人们试图寻找构成万物的最基本的元素,有人认为是水,也有人认为是土。最普遍的认为“气”构成宇宙万物,并具有阴阳两种属性。中国古代也有类似原子的概念,如“小”或称“莫能破”,墨家提出的“端”的概念等。但这种物质结构的分割有限度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是很薄弱的;相反,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永世不竭”这样的物质无限可分观念却得到了充分发展。
时空观念
战国时代,尸佼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首先提出了宇宙概念,认为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庄子说“有实而无所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指出了空间的实在性和时间的增长性,他还探讨了时空的相对和绝对问题。
《墨经》以运动把时间和空间统一在一起。名家惠施提出“至大无外”、“至小无内”,认为宇宙空间在大的方面和小的方面都是无限的。汉代张衡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进一步主张时间、空间都是无限的。明代王廷相提出“气不离虚,虚不离气”,认为空间与物质不可分割。运动变化观念 庄子说“物之生也,若骤若弛,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认为任何具体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中。
《周易》全书贯穿着“变动不居”的观点,“生生之谓易”,强调变化“日新”。中国古代大部分思想家持“物极必反”、“终而复始”的观点,认为运动变化的趋向是回到出发点。公孙龙说“飞鸟之影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指出运动本身的矛盾性。张载说“动非自外也”,认为运动的原因在事物内部。在动与静的关系上,王夫之说“动静者,即此阴阳之动静也”,动静离不开物质。他又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动静皆动也”,指出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对立统一观念 春秋时的史墨提出“物生有两”,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与其相对的“妃耦”。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提出了对立面相互依存的思想。
《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将阴与阳的对立、交替、转化作为宇宙间的根本规律。张载说,“一物两体”,“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认为一个事物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对立和统一互相联系,而且通过斗争达到和解。朱熹说,“只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无穷,皆是一生两尔”,“凡天下之事,一不能化,惟两而后能化。且如一阴一阳,始能化生万物”,认为宇宙的发生过程是不断地“一分为二”的过程,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运动的原因。
王廷相说“阴阳之合,有宾主偏胜之义,而偏胜者恒主之”,认为可以区分出阴阳这对矛盾中的主导方面和从属方面。
王夫之全面总结了历史上的一两学说,把“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包括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之中。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主要特点是:丰富的辩证法特征,深厚的无神论传统,自然与社会联系的整体意识,气本体论的连续性观点。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国大百科全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1 13:31
目录
概述
宇宙本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