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学博物馆是一座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孤山后山路10号,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
历史沿革
1993年10月,在新当选的西泠印社社长赵朴初的鼎力支持和关心下,作为杭州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窗口工程一西泠印社筹建中国印学博物馆的申请,由国家计委和
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立项。
1997年,印学博物馆奠基。
1998年,破土动工。
1999年9月26日,中国印学博物馆正式开馆。
建筑布局
综述
中国印学博物馆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
展厅
历代玺印厅向人们展示印章伴随着文字出现的身世,从捺印纹样到作为凭信器物的演变过程,随着历史的变革,玺印在形制、印材、情趣及铸凿工艺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的迥异风貌。
流派印章厅有开印风的文彭、何震等,以丁敬为代表的“西泠八家”和皖派代表邓石如,吴让之、吴昌硕、赵之谦、徐三庚、黄牧甫等“晚清六家”。
印材厅内汇聚了金属类、矿石类、陶瓷类、动物骨类等上百种质地的印材,古代印章以金属浇铸为主,唐宋以后,书画艺术的发展,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印章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印材逐渐触及牙、角、木等,但治印多由文人篆印,工匠刻之。因而开辟了以石为主的印材治印,开文人自篆自刻直接完成创作的先河,从物质上奠定了篆刻艺术的发展走向,并引发明清篆刻艺术的勃起。
印学厅中,陈列的是印谱的集辑和近年来篆刻家们的印学论著。
西泠印社社史厅有“印廊”、“印人书廊”、“吴昌硕纪念室”、“篆刻创作研究室”、“题襟馆”、“仰贤厅”等景观,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临时展览
中国印学博物馆还利用各种资源举办、引进了多项临时性展览,如:《杨鲁安文物捐献展》(1999年),《日本篆刻艺术界捐献文物特展》(2000年),《寿山名石、歙砚名雕展销社藏古代砖瓦精选展》(2001年),《古今印人与论印诗真迹展》(2002年),《西泠印社百年华诞藏品展(篆刻馆)》(2003年),《中国寿山石印章艺术展》(2004年),《西泠印社藏文房用品精品展》(2005年),《徽州古代雕塑展》(2005年),《中韩国际书法篆刻交流展中国展》(2006年),《犀象印萃一西泠印社近现代名家篆刻特展》(2006年)等。
馆藏文物
中国印学博物馆藏品纳入西泠印社库房统一管理。截至2019年末,中国印学博物馆馆藏文物有914件(套)。
文化活动
2004年3月26日,“东瀛学子、西泠学艺”的活动中,印博篆刻家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践的教育模式,深深吸引了前来印博学艺的日本客人,使学员们收益颇多,让他们尽情享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给带来的乐趣。
2004年5月8日,30多名来年自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EMBA学员们来到中国印学博物馆,上了一堂生动的篆刻课,平日里签合同的手这时拿起了刻刀,每人动手为自己制作一枚印章。为此次活动博物馆专门请来了五位西泠印社社员给学员们上课、指导。
2005年3月26日,日本兰亭文房四宝协会的20余名书画爱好者再次走进中国印学博物馆,接受中国传统篆刻技法和文房四宝鉴赏的学习。
2005年5月29日,为配合“六一”国际儿童节,印博举办了代表浙江省中小学生书法篆刻最髙水平的优秀作品展及交流活动,并邀请印社副社长刘江、王冬龄、骆恒光等书法篆刻名家亲临现场为小书法家、小篆刻家作指导、点评,此活动使小书法家、小篆刻家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教育。
2007年4月23日,中国印学博物馆组织篆刻艺术家,为杭州市聋哑学校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篆刻课,并手把手教导孩子们自主完成了一方印章,让同学们感受传统篆刻艺术魅力。还向市聋哑学校下沙新校区捐赠了一批书画艺术品。
2005年5月15日,日本岩国书法代表团20余人再次走进中国印学博物馆,中日书法家再续锦带桥之缘。
2006年4月,针对晚清篆刻四大家之一的黄士陵书画传世稀缺这一状况,该馆积极与黄山市博物馆友好协商,策划举办了《黄士陵书画展》,并编辑出版了《
黄士陵书画集》。此次展出的三十多件书画作品,横跨黄士陵的创作成熟期、鼎盛期二十余年。因该展作品为首次公开且多为黄氏画分期的标准参照件,吸引了书画界的大批专家和工作者。
所获荣誉
2000年,中国印学博物馆被辟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中国印学博物馆被确定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机构设置
中国印学博物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中国印学博物馆经费来源由财政补助。
中国印学博物馆开馆以来,至2006年底共接待各界参观者四十余万人,尤其于2004年向公众免费开放后,年参观人数均在10万以上,并先后接待了江泽民、
李瑞环、国际友人。
参观信息
中国印学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孤山后山路10号。
周二~周日 8:30-16:30(注:2021年7月10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前,中国印学博物馆将暂停对外开放。)
免费参观。
在杭州市区可乘坐公交27路、7路、117路等至新新饭店站下车后,步行约600米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