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声学
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初,但是
中国传媒大学在传播声学学科领域的研究活动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在录音技术、
实验语音学等领域都有比较厚实的研究积累。
目前有环境声学、音频技术、
实验语音学、心理声学等多个研究方向和研究室、实验室。学校已经建成和正在施工建设的专业声学实验室有600多平方米,设备投资近500万元,学校投资的力度还在进一步加大。在学科建设方面除了有录音工程本科专业外,还在积极筹建声学硕士点、音频工程本科专业等相关学科。在“音频技术”、“声信号与声场信息处理”两个方向上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校研究生40人左右。
已经和正在承担的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广电总局科研项目、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十余项课题,大部分都是侧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性研究。在我们所开展的各个研究方向上基本上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音乐环境声学和传播语言声学的一些具体问题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或开创性研究的地位。2004年以来已经发表论文多篇,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引起学术界的重大反响和应用部门的高度重视。
声学(acoustics)本身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但是具有较强的广延性和应用性,声学与传播科学(communication science)和传播实践(communication practice)的结合就衍生出传播声学的学科出来。传播声学的提法是近二十年来随着传播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传媒的扩张而出现的。
中国传媒大学 传播声学研究所因为在背景学科方面的优势,在传播声学领域的研究相对来说是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在普通话水平客观测试技术、民族器乐的声学环境的研究等领域我们是处于学科前沿。在视觉心理与听觉心理的
相关性研究方面我们正在进行着开创性的工作。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我们不但重视学科的前沿性,也特别重视和强调民族性、特色性和实用性。如普通话声学特征的研究、对民乐的研究等都是与我们国内的
大众传播实践直接相关的特色研究方向。这些方向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并且许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工作。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媒领域内所遇到的声学问题会越来越多,大众传媒离不开声音,也就离不开传播声学的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在传播声学学科领域的研究活动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学校已经建成和正在施工建设的专业声学实验室有700多平方米,设备投资近200万元,学校投资的力度还在进一步加大。在学科建设方面除了在影视艺术学院有音响工程、录音艺术、影响导演本科专业外,在信息工程学院还有演艺工程(音响、灯光、机械)的本科培养方向。
传播声学研究所以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研究为主,并承担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工程及应用项目。2004年以来已经完成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包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北京市重点学科基地项目、广电总局项目、校内211工程建设项目等。在研各类的项目十余项,其中包括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
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等。建所以来已经培养了博士生2人,硕士生20余人,毕业生基本上都从事研发和学术、教学工作。在各类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论著和教材多部。在研究方向和具体研究课题的选择上,我们遵循的原则是:“基础性、学术性、前沿性、实用性”,并密切结合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的需要。我们所提倡的治学态度是:“科学严谨,求实创新,淡泊名利,精益求精”。我们欢迎对传播声学有兴趣的同学和同仁加入我们的团队,责任、互信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是对我们全体团队人员的素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