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为慰问在
朝鲜前线英勇作战、反对美国侵略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
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派出的慰问组织。
在
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为转达祖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关怀和敬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和朝鲜停战后,三次组织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前往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慰问团成员由全国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革命烈士家属、军人家属的代表,各条战线著名的劳动模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英雄及各界知名人士、
文艺工作者组成。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于1951年4月初赴朝,5月29日回到北京。全团设8个分团,共575人。总团长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廖承志,副总团长是陈沂、田汉。慰问期间,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紧张地进行抗美援朝第四、第五次战役。慰问团抵达朝鲜后,立即赴前线和后方开展慰问活动,并把携带的由全国人民献赠的1093面锦旗、420余万元人民币慰问金、2000余箱慰问品及1.5万余封慰问信,分送志愿军和朝鲜军民。慰问期间有3名慰问团成员遭美军飞机轰炸以身殉职。慰问结束回京后,根据抗美援朝总会安排,分赴2050个县宣传志愿军英勇作战的事迹和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激励全国人民全力支援朝鲜前线,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第二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于1952年9月18日赴朝,12月5日回到北京。全团设9个分团,共1097人。总团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刘景范,副总团长是陈沂、李明灏、周钦岳。慰问团除第9分团留在国内慰问志愿军伤病员外,其余8个分团赴朝鲜各地进行慰问活动。慰问团共召开大会、座谈会3100次,分赠慰问品6000余吨,演出歌舞、曲艺、杂技、京剧、评剧和放映电影3000余场。慰问期间,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全线性战术反击和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官兵在祖国人民的巨大关怀和鼓舞下,以战斗的胜利迎接了祖国派来的亲人。慰问团回京后,随即分赴各地向全国人民作传达报告,用志愿军英勇战斗、艰苦奋斗的事迹,鼓舞全国人民大力建设祖国,更加有力地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第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是在实现朝鲜停战,抗美援朝作战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组织的,于1953年10月4日赴朝,12月18日回到北京。全团设8个总分团,共5448人。总团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副总团长是邢西萍、章伯钧、蔡廷锴、章乃器、朱学范、陈沂、吴晗、刘芝明、康克清、梅兰芳、老舍、赵寿山、王维舟、吴克坚、邵式平、平杰三、张维桢、哈丰阿、周信芳。慰问团通过慰问大会、报告会、座谈会、图片展览、文艺演出、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进行普遍广泛的慰问。贺龙在平壤市举行的慰问朝鲜党政军民大会上,代表中国人民、毛泽东主席向英雄的朝鲜人民、金日成首相致崇高的敬礼和亲切的慰问,热烈祝贺朝鲜人民在反对美国侵略的斗争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伟大胜利,转达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的热爱、敬意和感谢,同时表达中国人民积极支援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伤和支持朝鲜实现自主、和平、统一的决心。贺龙在志愿军总部机关的慰问大会上,热烈赞扬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取得的光辉业绩,传达祖国人民对志愿军的关怀和敬意,报告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鼓励志愿军官兵继续努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坚决维护停战协定,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而奋斗。此外,还由近千名文艺工作者组成文工团,于1953年4月赴朝鲜进行了3个月的慰问演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各级领导和政治机关通过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各种慰问活动,大力宣传党和祖国人民对志愿军的关怀和热爱,组织官兵座谈讨论,订措施,表决心,进一步激发了部队的士气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