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
邹磊创作的图书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是2015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邹磊。
内容简介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是邹磊的作品。该书旨在从历史和比较的视野中系统分析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历史条件、现实考量、理想图景,以及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具体举措、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
战略是关乎未来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效应已经初现端倪,而且会越来越更加显现。经济方面。有供给,有需求。互通共建、合作共赢成为主旋律。
一是资本、技术铺路。就是利用中国的外汇储备、资本和技术帮助相关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路通之后的投资与贸易交流。“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欠发达国家、发展的“洼地”,基础设施问题解决后,“一带一路”相关的65个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都会因为有了交通的畅通而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旅游和文化交流,带来更多的投资需求。这是第二个需求。
三是中国经济的双向对外开放,影响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改善全球区域范围内的贫富差距问题。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发展优势可以互补的65个国家之间的合作,理论上,可以释放出很多需求,相信一定能够改善很大范围内的区域贫富差距问题。当然对中国来讲,消化过剩且是他国所需的产能、利用充盈的外汇储备、破解国内发展之瓶颈等都有好处;同时对世界来说,坚持将这个路子走下去,针对当前全球经济的长期停滞,无疑是一剂良药。这是第三个需求。政治方面。有包围,有反包围。战略战术结合,奏响“和平崛起”曲。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是新时期中国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借由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概念勾勒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战略新图景,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和丰富的国际关系内涵。
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首部学术专著,本书以政治经济学为主要研究路径,通过纵向与横向的双重比较视角,对“一带一路”的战略谋划、建设动态、风险因应等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初步建立了关于这一战略构想的分析框架。对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合作的最新趋势、深化对内政和外交互动关系的理解、增进对不同时期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演变的认识、评估该发展战略所涉及的宗教因素,探索建立与各相关国家的政治互信和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引发对古代丝绸之路盛衰的再思考等,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书目录
作品评论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中长期国家战略,它的倡议和顶层设计本身,不仅是古代丝路的历史传承,而且蕴涵着现实的战术应用。
面对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制定并组织实施了重返亚太战略,试图通过筹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等国际组织,强化在亚太地区的领导权。意在对中国形成遏制和包围,强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能够有效实现针对性的突围和反包围。
“一路”可以实现突围。突围是“一路”的概念。所谓突围就是要冲破包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设计,可以在东边冲破第一岛链冲出太平洋,这是第一条;可以往南边控制南中国海,这是第二条;也可以从南中国海转往马六甲海峡出印度洋,这是第三条。这就是“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一路”。
“一带”可以实现反包围。反包围是“一带”的概念,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线路设计和推进时序,首先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跟高铁有关系,中国与“一带”沿线国家的高铁建设合作,不仅是南方的东盟十国,而且还要往中亚,往西亚,往东欧,往西欧,往中东,理想状态是实现亚、欧、非三大陆高铁基本覆盖。如此一来,世界经济的中心就会转移到亚欧非即所谓的世界岛上面,从地缘上看,原本的美国世界经济中心慢慢地被转移过来了。美国原本所谓的包围,结果却被反包围了。这就是“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一带”。
——新华网
作者简介
邹磊,男,1986年生于上海。上海市委党校发展研究院讲师、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4—2013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分获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科学》、《国际观察》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并共同主编《宗教与中国对外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参考资料
来源.国家数字文化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3 13:1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