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不偏,适度而有节。儒学重要哲学命题。语出《
中庸》。中,指人的情感未发时的中正不偏的内在状态;和,则指发而适度的外在状态。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唐以前人们对性与情已加区别,比之为波与水:“静时是水,动时是波,静是性,动则是情。”因而又指性在中之时为中,此时为静;性发即为情,此时为动。在中之理发而中节为和,所以孔颖达说:“喜怒哀乐缘事而生,未发之时澹然虚静,心无所虑而当于理,故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者,不能虚静,而有喜怒哀乐之情,虽复动,发皆中节限,犹如盐梅相得,性行和谐,故云谓之和。”朱熹则更加明确地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把“中”释成“性”的不偏不倚,把“和”说成“情”发而中节度,二者关系,朱熹也采用波和水的说法,喻统一物的不同状态。关于中和的意义,《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一种天人合一、天人相感的思想,朱熹引进体用范畴,说明大本即性即体即理,“和”为道之用。人们必须用涵养、戒惧、省察等功夫,使性体于人心中挺立起来,无少偏待,从而做到应物之处,没有差谬,并通过天人感应,使天地安其所,万物遂其生,把性理的作用推到了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