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
成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成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一级军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是中南地区最高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和指挥中南地区所属的全部人民武装力量。
军区介绍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主力由北平(今北京)、天津地区南下,进军中南。5月,其领导机关进至河南省开封后,为统一华中地区的作战指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第四野战军与中原军区合并,组成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邓子恢任第一、第二政治委员,萧克、赵尔陆任第一、第二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2、第13、第14、第15兵团及河南军区(陈再道任司令员,李雪峰任政治委员)、湖北军区(李先念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江西军区(陈奇涵任司令员,陈正人任政治委员)。6月,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机关移驻汉口。
1950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949年12月26日的决定,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改称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主要领导人无变化,谭政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3月,谭政任第三政治委员,陶铸任政治部主任),聂鹤亭、陈光任副参谋长(后李聚奎、苏静),陶铸任政治部副主任(后梁必业、萧向荣),周纯全任后勤部部长,陈沂任后勤部政治委员。下辖第12、第13、第15、第21兵团(第14兵团机关已于1949年8月与军委航空局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和河南军区、湖北军区、江西军区、湖南军区(第12兵团兼)、广西军区(第13兵团兼)、广东军区(第15兵团兼)以及特种兵司令部、工兵司令部、中南军政大学等,共153万人。3月上旬~5月初,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以第15兵团部指挥2个军实施渡海作战,在琼崖纵队接应下解放海南岛。5月25日~8月4日,第44军等部解放万山群岛。至此,中南大陆及沿海诸岛全部解放。
1950年4月,第12兵团机关调赴北京,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第13兵团免兼广西军区,并于5月底开赴郑州。7月,第15兵团机关改称第13兵团机关,率第38、第39、第40军开赴东北,连同已在东北的第42军等部编为东北边防军;第13兵团机关由郑州调广州,改为第15兵团兼广东军区机关。
1951年5月,以广东军区为基础成立华南军区,负责广东、广西两省的军事指挥,其领导机关驻广州市,归中南军区领导,叶剑英任华南军区司令员,谭政兼任政治委员。
1949年7月~1952年下半年,中南军区部队以湘、桂、粤等省为重点进行大规模剿匪作战,共歼灭武装匪特115万余人;派出3万名干部、老战士,以工作队形式深入各地执行发动群众,配合剿匪斗争,发展地方武装,建设人民政权等任务;以野战部队大部兼任或改建一部分省级军区及军分区,建设国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1952年3月,第21兵团部改编为中南军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司令部。6月,中南军区领导机关移驻广州市;同时撤销华南军区,其机关一部组成广东武装工作部,连同广西、海南军区直接归中南军区领导。林彪任中南军区司令员,叶剑英任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罗荣桓、邓子恢、谭政任政治委员,黄永胜任参谋长,陶铸任政治部主任,李聚奎任副参谋长(后韩先楚、杨至成、文年生),邱会作任政治部副主任(后陈仁麒)。后黄永胜、王树声、陈再道分任第二、第三、第四副司令员。中南军区部队在保卫海边防、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同时,开展大规模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文化学习,促进了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1955年4月15日,遵照国务院2月11日关于全国军区重新划分的决定,中南军区改编为广州军区;原属中南军区的河南、湖北军区组成武汉军区;江西军区划归南京军区。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4 10:4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