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鼠耳蝠
蝙蝠科鼠耳蝠属动物
中华鼠耳蝠是蝙蝠类别中翼手目动物的一种,翼手目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现生物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2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体长65-90mm,前臂长60-71mm。头部如鼠,但耳尖长,前折可达鼻端。耳屏细尖,约为耳长的一半。翼膜止于趾基。上体乌褐色,毛尖端沙褐色。下体暗灰色,毛尖端沙灰色。
体形在鼠耳蝠中较大。耳长,耳屏长而直。翼膜宽大,直至趾基部。尾长,略突出于股间膜外。距短而细。被毛短而密。体背乌褐色,腹部灰褐色,毛尖色淡。体长约71mm,前臂长约65mm,体重约29g。栖息于山洞,35成群。夜行性,捕食昆虫。冬眠期短且较浅睡。10月交配,翌春胚胎发育,6月产仔,哺乳期约20天。捕食害虫而有利。粪便可入药,亦可作肥料。分布于新疆、陕西、华南和西南各省。分为3个亚种:(1)指名亚种M.c. chinens2S Tomes.分布于华东、华南和新疆。(2)川黔亚种M.c luctuosus (. Allen.分布于四川、贵州。(3)陕西亚种MC. oncilla thomas.分布于陕西东南部。
分布情况
主要分布省份:山西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湖南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香港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梵净山 茂兰 九宫山 武夷山(江西) 岩泉 清凉峰 天目山(浙江) 古田山 古田山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雁荡山 梵净山 清凉峰 达来诺尔(达赉湖)
对分布在四川绵阳的中华鼠耳蝠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结合文献对该物种在中国现有分布区域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该物种在分类上还存在混淆不清的问题,该物种的分类、种群结构、繁殖生态及个体发育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华鼠耳蝠提供参考。
物种特征
生境与习性 栖息于大岩洞中,单只或数只悬挂在岩洞顶壁。有时与大足鼠蝠组成数十或数百只的混合群。食飞虫、夜间出洞捕食,黎明前归洞,在浙江金华6月下旬采到3只初生不久、眼未睁开的幼仔。此外,尚采到一只孕蝠,腹中胚胎1只,重9.5g,前臂长28mm,7月上旬捕得幼体2只,每只体重均为15g,前臂长分别为34和44mm。在安徽1月捕到的雄体阴囊较发达,睾丸达5×3.5mm。 种群现状 虽然在一些合适的栖息地保持一个稳定的高密度,但总体来说数量在明显减少。 致危因素 栖息地被破坏。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各地的一些山洞相继被开阔成旅游点。大批蝙蝠被捕杀,幸存者被迫迁移。 现有保护措施 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除在自然保护区内的以外基本上没有保护。 保护措施建议 加大力度,宣传教育保护蝙蝠,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尤其在有蝙蝠栖息的地区,注意保护其栖息环境。禁止捕杀,并控制在洞区附近施喷杀虫药剂。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1 22:16
目录
概述
分布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