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鬼鲉,Inimicus sinensis (Valenciennes, 1833),也称大华鬼鲉,
毒鲉科鬼鲉属的一种鱼类。
形态特征
测量标本4尾,采自东山、台湾堆西南;依陈乐才(1981)标本,采自澎湖、东港。
背鳍ⅩⅦ~ⅩⅧ-7~9;臀鳍Ⅱ-11~13;胸鳍Ⅹ+ii;腹鳍Ⅰ-5;尾鳍14。鳃耙2~3+5~8。
椎骨28~29。
体长为体高3.2倍;为头长3.4倍;为腹鳍起点至臀鳍2.7倍。头长为吻长2.3倍;
为眼径8.3倍;为眼间隔4.7倍;为眼后头长2.5倍;为上颌长2.3倍;为背鳍第一鳍棘
1.6倍、第二鳍棘1.1倍、第四鳍棘1.2倍、第十二鳍棘1.5倍、最后鳍棘2.3倍、最长鳍
条1.3倍;为臀鳍第一鳍棘3.1倍、第二鳍棘4.5倍、最长鳍棘4.5倍;为胸鳍长1倍、
基底宽2.3倍、为第一游离鳍条1.3倍、第二游离鳍条1倍;为腹鳍长0.9倍、鳍棘2.3
倍;为尾鳍长1倍。
体较长,长椭圆形,前部粗大,尾部向后渐狭小,背缘斜弧形,腹缘浅凹弧形;躯
干前部稍高,腹鳍基部处体最高,躯干长远短于尾长,约为尾长;尾柄短小,侧扁,
尾柄长约等于尾柄高。头宽大,吻端高凸,腹缘斜弧形。吻长大,宽圆,吻长为眼径3.6
倍,等于或大于眼后头长。鼻孔2个。眼小,上侧位,眼球高达头背缘,距吻端约等于
距鳃盖后缘。眼间隔宽凹,约为眼径1.8倍。口小,上位,口裂垂直,头长约为口裂长
3.5倍。下颌上包于上颌前方,前端具1向下骨突;上颌骨后端钝圆,伸达眼前下方。上
下颌及犁骨具细牙,腭骨无牙。舌宽厚,前端扁圆,游离。鳃孔宽大,上端具卷孔;第
四鳃弓后具1裂孔。鳃盖膜分离,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鳃耙短小。假鳃发达。
无鼻棘。眼前吻侧具1眶前骨,眼下方具第一和第二眶下骨,眶后具第四眶下骨,
无第三和第五眶下骨。眶前骨外侧面具1棘,下缘具2棘。眶下棱具3棘,第二眶下骨
后端伸达前鳃盖骨前缘。前鳃盖骨具4棘,上2棘较大。鳃盖骨具1棱棘。下鳃盖骨和
间鳃盖骨无棘。眶上棱高凸,眼前棘、眼上棘和眼后棘不明显。无鼓棘。无额棘。顶棱
高凸,具2棘。眼后至侧线前端具蝶耳突,微小;翼耳突1个,低钝;后颞颥突上下各1
个;肩胛棘1个。具肱棘。前颌骨突高大;吻背后部横凹;眼前各具1凹洼,其间具1
骨棱;眼间隔深凹;顶枕窝横沟状。头、体和鳍上具皮须和皮瓣,下颌、眼球、背鳍鳍
棘部、胸鳍、侧线和体上侧皮须较为发达。
体无鳞。侧线高侧位。
背鳍起点位于鳃盖骨棘前上方;鳍棘部甚长,略大于鳍条部3倍,其间无明显缺刻,
后端伸达尾鳍后部;鳍棘细长尖锐,前3鳍棘的鳍棘膜稍高,其后各鳍棘的鳍棘膜深裂
至近基部;第一鳍棘较短,为头长;第二至第三鳍棘长约等于头长;第四至第十二鳍
棘长约为头长;最后鳍棘长约为头长;最长鳍条长为头长。臀鳍起点位于背鳍第
十鳍棘下方,基底长约为背鳍鳍条部2倍。背鳍和臀鳍后端鳍膜连于尾柄。胸鳍宽大,
长圆形,长为头长1.6倍;下部具2游离鳍条;第一和第二游离鳍条约等长,略短于头长。腹鳍胸位,后端伸达肛门;鳍棘长约等于第一鳍条;第五鳍条最长。尾鳍后缘圆
弧形,鳍长为头长。
体褐黄色,下侧白色,常具白色斑块和白斑。背鳍鳍条部前部白色。尾鳍基部和中
部白色。腹鳍和臀鳍黑色。胸鳍外侧具斑纹,内侧散具不规则白色大斑。头部常具小黑
斑,眼前有时具大白斑。
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