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路位于
中国贵州省贵阳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它是一条南北向贯穿中国贵州省
贵阳市城区交通最为繁忙、商业最为繁华、最具贵州贵阳城市形象的主干道。
历史悠久的中华路
中国许多城市都有历史悠久的中华路。
贵阳中华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它是一条南北向贯穿
贵阳市城区交通最为繁忙、商业最为繁华、最具贵阳城市形象的主干道。
说它历史悠久,是因为在元代贵阳还仅仅是一座区区土城的时候,它就已经存在了。我们今天能从史料上查证的只是明代郭子章在《黔记》中描绘贵阳地形图,这是最早的记载了,那已用石料改掉夯土的如“卵”型的贵阳城内,贯穿南门和北门的路,已成为最醒目最重要的干道了。这便是中华路的前身,它叫“大街”。
大街分为两段,十字街口(今大十字)以南接南门段称“南街”,以北接北门段称“北街”。南街和北街也就是中华南路和中华中路的前身。如此算来,说贵阳市中华路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不为过。
明天启年间,贵阳城垣往北扩建至六广门。从北门连接六广门的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因与明初时南京、湖广进贵州的屯军解甲归农后,聚于此地以销售粮油而闻名,故称“南京街”,下段则以广东贩子在此经营绸缎而闻名,故称“广东街”。两条街各具特色,也与大街一样繁华热闹。这两条街就是今天的中华北路了。
仿效西洋的块石路
民国虽然在大陆的历史仅有短暂的38年,但贵阳的中华路却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而每一次变迁,无不打上“殖民”烙印,也都反衬出时局的动荡。
第一次是桐梓系军阀周西成主政贵州时期。那时虽然西方世界的轿车已经满街跑了,而堂堂省城竟连一条通汽车的“马路”都没有,于是周西成下决心要尽快修通通往邻省的公路和省城供他轿车出行的马路。
大街是贵阳的主干道,又是省长出行的必经之地,修马路大街自然是首当其冲。原有的路被翻了个底朝天之后重新平整,铺上大渣,面层再用泥、黄砂石、石灰混合的“三合土”夯实。就这样,到翌年底,从省府路经大街的北街、到广东街拐普定街(今黔灵西路)抵威清门马路修成了。大街成为贵州省第一条能同汽车的城市道路。
由于有了汽车行驶路,所以省政府于1930年将贵阳部分老街正式更名。其中大街的北街从大十字到省府路口段更名为“中华路”,贵阳中华路名便由此起。
第二次是抗日战争期间,贵阳成为大后方。1939年2月4日,日本帝国主义的轰炸机惨无人道地在贵阳最繁华的中心区投下了129枚炸弹。灾后,贵阳人民出于对帝国主义的仇恨和爱国主义的激情,纷纷协助政府出钱出力,重修贵阳。
第三次是杨森主政时期,抗日战争已经结束。贵阳已成为大西南的重要城市,崇尚西洋物质和精神文明更为时尚。1947年,杨森决定在贵阳城内修西洋式“高级马路”――即路面用块石镶砌而成的道路。然而,道路还未修到一半,时局已经动荡,且物价飞涨。到1949年初工程实际已处于瘫痪。
我们能见到的高级马路,是有意保留在省府路贵山饭店前的一段。它与今天贵阳城市道路相比,已显得相形见绌,保留它,是把它作为仿效西洋时代的一个见证。
自力更生的水泥路
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的城市人民建。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指引下,新中国在迅速改变着“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贵阳中华路在这期间,也靠自己的力量进行了多次的改造和维修。
1954年6月28日,中华路改造工程动工了。这次改造,将路面阔宽至25米,其中车行道宽17米。在建设社会主义高潮的热情中,中国贵州省贵阳市中华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历时78天就胜利完工了。贵阳中华路成为贵州省第一条水泥路,是当时等级最高、质量最好、路面最宽的城市道路。
30年后,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初期,中华路又进行了一次改造。这次改造的重点主要在人行道,将人行道拓宽1-4米,从喷水池到邮电大楼全部铺装上水泥预制的人行道板,使路面整洁了许多。同时,移栽了四季常绿的冬青树,美化了街景。
从1992年贵阳被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后,很快形成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态势。1993年花果园立交桥建成通车,1994年完成了“五路两桥”工程,1995年又完成了以开辟都司东路为代表的“十路两桥”工程。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决定对贵阳城市大动脉――中华路进行拓宽改造了。
参考资料
贵阳中华路的变迁.贵阳新闻网.2008\u5e7411\u670813\u65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