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狼鳍鱼体小,呈纺锤形,身体最高位于
胸鳍和
腹部之间,体高约为全长1/4—1/5;头大,喙端圆钝,头长与头高几乎相等,都近于体高体高;眼大,口缘具大的锥形齿,
上颌骨口缘平直,有别于
戴氏狼鳍鱼,背椎42—45个,其中尾部椎体21—22枚,最末三个尾椎上扬。有肋骨18—21对。
背鳍位置偏后,起点于
臀鳍起点之前的1—2个背椎,此特点略同于
室井氏狼鳍鱼,
尾鳍分叉浅,分叉
鳍条不多于15条,鳞片圆形,鳞焦近居中央,基区有较多辐射沟。
体小,呈纺锤形,身体最高位于
胸鳍和腹部之间,体高为全长1/4~1/3;头大,喙端圆钝,头长与头高几乎相等;眼大,口缘具大的锥形齿,上颌骨口缘平直,有别于戴氏狼鳍鱼,背椎42~45个,其中尾部椎体21~22枚,最末3个尾椎上扬。有肋骨18-21对。背鳍位置偏后,起点于臀鳍起点之前的1-2个背椎,此特点略同于室井氏狼鳍鱼,尾鳍分叉浅,分又鳍条不多于15条。鳞片圆形,鳞焦近居中央,基区有较多辐射沟。
中华狼鳍鱼的
正型标本,是一位叫哈里贝克尔的英国人在山东
莱阳附近采集的,藏于
大英博物馆。1943年,高井冬二曾以中华狼鳍鱼为属型种建立了亚洲鱼属(Asiatolepis)。1963年,刘宪亭等人认为亚洲鱼属不成立,将这种鱼又重新划入
狼鳍鱼属。1976年,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鱼类学家
张弥曼和周家健再次确立了亚洲鱼属,并推测亚洲鱼可能为
骨舌鱼亚目的代表。1995年,金帆等又将这种鱼归入狼鳍鱼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