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位于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光华路。陕西省
延安市城区南,南川河西的花石砭,是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单位,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为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将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20年9月3日,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革命历史
1946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由习仲勋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副书记马明方。
1947年3月,西北局机关撤离延安,先后转战于绥德义合、子洲马蹄沟等地。1948年4月,我军光复延安后,西北局迁回延安,驻王家坪。1949年5月,西安解放。西北局于6月迁驻西安。
中共中央西北局为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将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花石砭。中共中央西北局是1941年5月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和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合并而成立的。据了解,中共中央西北局是中共中央在西北地区的派出机构,是西北地区党、政、军、群的最高领导机关。西北局成立后,加强了党对西北地区工作的统一领导,推动了西北地区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旧址保护
为保护和管理好延安革命旧址,延安市专门组织编制了《延安革命旧址群保护规划》,计划对全市445处革命旧址实施保护提升,首批启动了西北局、枣园、杨家岭等十大革命旧址景区。
按照西北局旧址修复规划,西北局革命旧址景区建设项目2012年8月启动,2013年8月纪念馆主体工程封顶,2013年底完成内部陈列布展及外围环境改造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但2013年7月,延安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持续强降雨灾害,使西北局旧址受到严重破坏。
新修复的西北局纪念馆为三层建筑,建筑面积8035平方米,陈列展出面积3514平方米,共展出实物400余件,照片460张,雕塑16组。整个陈列通过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全面地展现了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壮大的战斗历程。花石崖砭旧址,现有石窑洞11孔,土窑数十孔。
2021年6月21日,由陕西省委统战部组织的“传承红色基因·口述统战故事”统战宣传基层行媒体采访团走进了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
2022年12月,被列入陕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革命教育
延安时期,
中共中央西北局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把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作出巨大贡献。如今,西北局革命旧址成为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红色文化的鲜活载体。
2021年6月21日,由陕西省委统战部组织的“传承红色基因·口述统战故事”统战宣传基层行媒体采访团走进了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
所获荣誉
2021年11月,入选陕西省第一批省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
山西吕梁旧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及《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实施方案》,不断拓展实践活动项目和载体,丰富少年儿童课后生活,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近日,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少工委确定山西省首批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临县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榜上有名。
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林家坪镇南圪垛村。1947年8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奉命东渡黄河,移驻临县,习仲勋、马明方、马文瑞、张邦英、曹力如等驻扎在南圪垛村,西北局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陕甘宁边区政府联动配合中共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积极动员群众,全力支援前线。中共中央西北局转移临县后,贺龙、习仲勋立即展开统筹后方,支援前线等工作。召开会议研究统一陕甘宁、晋绥两区的财政经济问题,密切关注边区的土改工作,统一财经,统一货币,组织贸易,筹粮筹款,动员组织群众把粮食、物资、兵员辗转千里输送陕北,支援前线作战。为西北战场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吕梁市、临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吕梁市、临县党员干部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