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哈耶克创作经济学著作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是英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
内容简介
第一章,说明了个人主义的定义,作者认为要理解真正的个人主义,就必须反对集体主义的社会理论和各种伪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是个人主义在经济上的必然产物,个人主义并不是利己主义,而是尊重个人,承认个人在一定的范围内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第二章到第四章,探讨了经济学与知识的关系。作者认为,在经济理论中,即在通过关注经验因素的含义及因果关系而得出结论的理论中,经验因素是由一些有关获取知识的命题构成的。市场秩序之所以优越,是因为资源配置方面需要许多特定的知识,而知识分散在无数的个体中,没有任何个体和组织可以全部掌握,市场就是一种最优的整合分散信息的机制。
第五章到第六章,论述了市场机制和竞争、自由的关系。作者认为经济理论中完全竞争所讨论的东西,根本没有理由称为“竞争”,这种完全竞争理论得出的结论在指导政策制定方面毫无用处,而有效竞争的最好方法是引导个人行动。因此,他反对计划政策制定方面毫无用处,而有效竞争的最好方法是引导个人行动。因此,他反对计划和集体经济。
第七章到第九章,哈耶克对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对立进行了分析。将社会主义视为自由的严重威胁,社会主义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政府才能实现。作者认为,在本质上代表个人主义的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证,而民主的社会主义只是空想,不可能实现。因为,集体主义欲实现一种共同目标(或称为社会成员的共同福利),与个体的福利函数并不一致,很难找到全体社会成员一致的意见。所以,计划必定导致独裁,只有独裁才能制订、实行各种计划,独裁是计划的必然结果。
第十章,首先指出金本位与各种管理币制比较,前者具有三大优点:它在实际上创立了一种国际通货而又不要把一国货币政策服从一个国际权力的决定;它使货币政策大都成为自动的,因而可以预测;它的机能会使本位币供给量的变动大概朝着正确的方向。接着,哈耶克又指出金本位真正的缺点是黄金的供给迟缓。第十一章是对于李嘉图定理(工资上涨就会促使资本家们以机器代替劳动)的讨论。
第十二章,哈耶克讲到:自由经济的政体是任何国际组织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同时他也指出:废弃民族国的主权而创立一个有效的国际法治的秩序,是自由纲领的补足条件与逻辑结果。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在战后的时期,哈耶克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心理学、政治哲学、法哲学和思想史的研究上,而且,由于在20世纪30年代那场“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中对自由原则的坚持和对极权制度的抨击,他历史地成为战后世界范围内自由主义运动的领袖。这一时期,哈耶克频繁造访美国,创建并领导了蒙特·佩萧林学会12年,这是一个致力于维护自由市场原则的社会科学家的学会,并且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是这些文章的汇集。
这本集子所收的十二篇论文,是1935—1946年这十一年当中的作品。
作品思想
个人主义
如哈耶克此书的标题所示,“个人主义”是他最为重要的政治哲学和经济学观点之一,反映了哈耶克古典自由主义思想要义。在哈耶克看来,个人主义是市场经济的社会观念基础,而真正的个人主义必然需要认识到个人知识的局限性,每个行为主体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信念和所掌握的信息作决策。作为传递信息系统的市场协调着不同的行为主体行动。市场和其他的制度要有效运行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依赖于个人自主作出各种决策。
因此,自由是必不可少的。而为了保障这种个人自由,就必须建立起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法治体系。
他首先强调了个人主义原则的必要性。“今天人们不再希求某种明确的社会秩序原则,否则就会被视为是教条主义者”,然而事实上原则是无法规避的,“在‘既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幌子下,人们实际上正在从一个由自由的个人组成的社会迅速步向一个具有十足集体主义特征的社会”。哈耶克认为,方法论集体主义就是以诸如“社会”或“阶级”这类颇为盛行的解释性观念的有效性为基础的,这些社会理论称它们有能力直接把类似于社会这样的整体理解为自成一类的实体,认为这些实体是独立于构成它们的个人而存在的。有着更大的价值。这种思想方式,不仅赋予了那些概念以整体性,甚至还赋予了隐藏在“群体心智”、“集体意志”或“主权者意志”背后的某个特定个人意志以正当性,这往往带来极权主义。另一方面,哈耶克对原子论的社会理论,亦即所谓的“伪个人主义”同样做出了尖锐的批判。伪个人主义以欧洲大陆笛卡尔式的唯理主义为标志,而哈耶克认可的是以约翰·洛克等人为代表的苏格兰经验主义传统。
“个人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政治哲学理念,绝非简单的“个人至上”等口号可以概括。哈耶克指出,“真个人主义首先是一种社会理论,亦即一种旨在理解各种决定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力量的努力;其次,它才是一套从这种社会观念中衍生出来的政治准则”。也就是说,真正的个人主义有着不同层次的含义。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它代表了一种对于人类社会研究思索的方法。而基于此种方法所得出的实际应用性原则是这种方法的延续,并且也属于个人主义的内容。哈耶克进一步明确其真个人主义的基本主张,首先,“人类赖以取得成就的许多制度乃是在心智未加以设计和指导的情况下逐渐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其次,他引用了亚当·弗格森的名言,“民族或国家乃是因偶然缘故而形成的,但是它们的制度则是实实在在是人之行动的结果,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最后,“自由人经由自生自发的合作而创造的成就,往往要比他们个人的心智所能充分理解的东西更伟大”。
知识论转向
在文集中,《经济学与知识》、《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等反映了哈耶克研究旨趣的“知识论转向”——从经济学转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哲学领域。哈耶克对于个人理性局限性的观点得到了更充分的表达。他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劳动分工”思想,进一步提出了“知识分工”理论,这也成为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核心的知识论。在全部知识分散于所有个人的条件之下,只有价格机制能够以最低成本满足这种分散知识的表达,实现共同利益。因此,价格机制成为了自由社会经济秩序不可或缺的部分。
哈耶克在对新古典均衡分析完全知识假设的反思基础上,指出“知识分工乃是经济学中真正的核心问题”。这个核心问题在于个人只能掌握部分知识,要达到“均衡”状态,需要对拥有不同知识的个人进行协调,由于个人的行动和信息的变化,哈耶克指出只有市场价格机制能够把掌握不同知识的行动者协调起来。哈耶克此后的论述都围绕着这种知识论而展开,他指出人类的知识除了明确的共享的科学知识之外,还存在着大量以知识的碎片的形式,零星地甚至矛盾的形式为各自独立的个人所掌握的分散知识。这种由个人所掌握的关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包含着个人难以表达的经验和理解,因而无法顺利地传播和扩散出去,哈耶克借用迈克尔·波兰尼的术语又称其为默会知识。
知识分工在哈耶克看来“至少是与劳动分工同等重要”的问题。既然个人只能掌握部分知识,要达到“均衡”状态,需要对拥有不同知识的个人进行协调。显然,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拥有的知识行动。一旦与行动有关的外界情况发生了变化,或者个人在行动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信息,则行动者就可能会改变其行动。因此,“为了达到均衡,一个人所必须拥有的那种相关知识,乃是根据他的原初状况而注定能够获得的那种知识以及他在当时制订的那些计划”。因为知识分工或信息不充分,一些人没有机会了解到会使他们改变行动的知识,故均衡能得以实现。把掌握不同知识的行动者协调起来,价格机制作为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现,担当着这一职能。人们不需要知道某种产品的详细的生产情况,不需要知道需求者对该产品的喜好程度,也不需要知道这种产品的原材料的稀缺程度,该种产品在市场中的价格传递了足够的信息,这些信息指导着企业家们是增加对这种产品还是减少对这种产品的生产;同时指导着消费者增加或减少对商品的购买。因此,分散知识的存在使得价格协调的作用成为至关重要,“从根本上讲,在一个有关相关事实的知识由众多个人分散掌握的系统中,价格能够帮助不同的个人协调他们所采取的彼此独立的行动,就像主观价值可以帮助个人协调他所指定的计划的各个部分一样。”
作品影响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一书收录了哈耶克包括《经济学与知识》、《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等多篇重要论文,并较为全面地总结和反映了30年代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大论战的思想观点。哈耶克在论战之中从价格机制、竞争过程和知识分工等角度对集体主义计划经济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这是哈耶克终其一生捍卫自由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奥地利学派理论和方法的独创性正是从这场论战之中浮现,而哈耶克的思想方法也在这一阶段发生了从纯经济分析向演化认识论等领域的扩展,他不再只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家。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Hayek,1899—1992)是20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先后在奥地利、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大学执教。主要著作包括《通往奴役之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等;在1974年,鉴于哈耶克“在经济学界自亚当·斯密以来最受人尊重的道德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21:47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