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当河,又称广庙河、广乡水,长江支流嘉陵江的上游支流,发源于两当县西北部太阳乡北部山地,由北向南流经太阳、两当县城、鱼池、站儿巷等乡,注入嘉陵江,河长62.1公里,平均比降1/50,流域面积347平方公里,平均径流量0.75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上河、红洞沟等53条。
干流概况
17.两当河为嘉陵江右岸支流,发源于天水市麦积区秦岭山脉黑湾梁(东经106°17′18.16″,北纬34°15′46.45″),两当河麦积区境内全长4.39km,于麦积两当交界(东经106°18′35.33″,北纬34°13′49.16″)流入两当县境内,麦积区境内流域面积9.46km2,主河道平均比降为43.92‰。
广乡水,发源于五坪山的上宽滩,经宽滩沟进入县境,直贯太阳乡,擦县城东郊南去,沿途纳西岔沟、花崖沟、乔河诸支流,到县河口注人故道水。在县境内全长62.1公里,流域面积347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689立方米/秒。
治理开发
自古以来,两当农业生产靠天吃饭,耕地面积中94%为山地,为数极少的川平地分布在红崖河(今杨店河)与广乡水(今两当河)两岸,农家联户开渠引水灌溉。
农业水利建设有据可考者为清乾隆三十一年(1 766)知县秦武域劝民集资在北门外修成永利渠拦洪护城,正常年景可灌地40亩。清光绪十五年(1889)县城西河池沟(今名河子沟)山洪暴发,河水上涨,冲毁西城门至南城门之间城墙,水人城内居民受灾。光绪十六年(1890)知县苏重熙请款五百金,组织民工,在今清真寺门前沿河修筑捍台25丈,以御水患。民国16年(1927)《两当县水利调查表》统计水田所在地有:广乡水(县河)流域的广乡村(今戚家村、崖头、巷口)灌地百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