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当兵变是指1932年4月2日由
习仲勋等人在
甘肃省两当县组织和发动的军事暴动,是甘肃境内发动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直接领导发动的唯一一次武装兵变。
1930年春天,中共陕西省委派习仲勋到长武县杨虎城部的警备骑兵第3旅3团2营从事兵运工作。3团2营营长王德修曾是共青团员,与习仲勋是同学关系。进入该营后,习仲勋立即和共产党员李秉荣、李特生3个人成立党小组,开展兵运工作。他们通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发展了30多名共产党员,全营从营到连、排都建立了支部。随后又成立营党委,推选习仲勋担任营委书记。该营逐步被地下党所控制。
1932年初,举行兵变条件基本成熟。此时传闻1营要开往甘肃徽县与2营换防。营党委便立即召开会议,决定趁换防之机举行兵变。
地下党员、营部文书刘书林前往西安,向陕西省委第二次汇报。省委同意兵变计划,并指示兵变后将部队拉到陕西旬邑与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刘志丹部汇合。
省委派省军委秘书刘林圃为特派员到凤县。刘林圃到达凤县后,在双石铺丰禾山庙内召开营党委会议,决定在甘肃两当县城宿营时,于午夜12时举行兵变。
随后,1营接到团部命令,开往徽县和2营换防。
1932年4月1日早晨,王德修带一营营部和一连、机枪连从陕西凤县县城(今凤县凤州镇)出发,经双石铺(今凤县县城)会合二连,然后向两当县城进发,计划经两当县城前往徽县和驻防的二营换防。
当晚八九点钟,刘林圃和营党委召开营党委扩大会议,全营所有党员干部参加。会议决定推举许天洁为兵变总指挥,兵变在午夜12时举行,由许天洁鸣枪为号,各连先将反动连长处决,不是党员的排长下枪带走。
4月2日,习仲勋、吕剑人、李特生、许天洁等率领全营200多人(欠该营机枪连)在两当举行起义。机枪连与起义部队激烈交火,营长王德修逃脱。
4月2日凌晨,起义部队到达两当县最北端的太阳寺休整。营党委研究部队整编事宜,刘林圃宣布,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5支队,选举许天洁为作战总指挥、支队长兼3连连长,习仲勋为政委;任命吕剑人为1连连长、高瑞岳为2连连长、左文辉为3连副连长。
4月下旬,部队从太阳寺向北继续进发,约1周后到达宝鸡县(现宝鸡市陈仓区)西部的渭河岸,渡过渭河,继而又进入千阳县北端的高崖、麟游县花花庙。部队沿途与敌军作战多次,均取得胜利。
当行至甘肃省灵台县页岭一带时,起义部队与国民党杨子恒部遭遇,被截住去路。
正当部队准备向刘志丹部靠拢,部队主要负责人习仲勋、刘林圃等在崔木镇离队外出侦察,部队由许天洁掌握,在向永寿县甘井镇岳御史村转移准备休整时,与当地大土匪王结子遭遇。经过激战,终因寡不敌众,部队溃散,兵变失败。失败后,起义领导人许天洁、吕剑人都被抓去坐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