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茅
禾本科、白茅属植物
大白茅(学名:Imperata cylindrica var. major (Nees) C. E. Hubbard)是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大白茅叶鞘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具柔毛,鞘口具柔毛,鞘常麇集于秆基,老时破碎呈纤维状;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圆锥花序穗状,分枝短缩而密集,有时基部较稀疏,小穗柄顶端膨大成棒状,无毛或疏生丝状柔毛;颖果椭圆形;花果期5-8月。
植物学史
《中国药典》中白茅根的基原为Imperata cylindrica (L.) Beauv. var. major (Nees)C.E.Hubb.,但《中国植物志》把前者定名为“大白茅”,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L.) Beauv.。有的学者又认为白茅Imperata koenigii (Rctz.) Beauv.在植物形态、组织构造、所含化学成分、分布区等方面与Imperata cylindrica有明显的区别,认为可作为一个独立种。
白茅根一直采用“白茅”为原植物中文名。《中国植物志》第10卷第2分册第32页(1997)收载了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L.) Beauv.和丝茅Imperata koenigii (Rctz.) Beauv.。《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和《中华本草》等药物学方面的文献收载白茅的拉丁学名均为Imperata cylindrica var. major (Nees) C. E. Hubbard,《中国植物志》将此变种名作为丝茅Imperata koenigii (Rctz.) Beauv.的异名处理。《中国植物志》英文版认为:白茅与丝茅的区别仅在于“花序”与“小穗”的长度略有差异,因而将白茅与丝茅合并,以Imperata cylindrica (L.) Beauv.作为白茅的拉丁学名,把丝茅Imperata koenigii (Rctz.) Beauv.作为白茅的变种“大白茅”收载,变种名为Imperata cylindrica var. major (Nees) C. E. Hubbard。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横走多节被鳞片的长根状茎。秆直立,高25-90厘米,具2-4节,节具长2-10毫米的白柔毛。叶鞘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具柔毛,鞘口具疣基柔毛,鞘常麇集于秆基,老时破碎呈纤维状;叶舌干膜质,长约1毫米,顶端具细纤毛;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0厘米,宽2-8毫米,顶端渐尖,中脉在下面明显隆起并渐向基部增粗或成柄,边缘粗糙,上面被细柔毛;顶生叶短小,长1-3厘米。圆锥花序穗状,长6-15厘米,宽1-2厘米,分枝短缩而密集,有时基部较稀疏;小穗柄顶端膨大成棒状,无毛或疏生丝状柔毛,长柄长3-4毫米,短柄长1-2毫米;小穗披针形,长2.5-3.5 (-4)毫米,基部密生长12-15毫米的丝状柔毛;两颖几相等,膜质或下部质地较厚,顶端渐尖,具5脉,中脉延伸至上部,背部脉间疏生长于小穗本身3-4倍的丝状柔毛,边缘稍具纤毛;第一外稃卵状长圆形,长为颖之半或更短,顶端尖,具齿裂及少数纤毛;第二外稃长约1.5毫米;内稃宽约1.5毫米,大于其长度,顶端截平,无芒,具微小的齿裂;雄蕊2枚,花药黄色,长2-3毫米,先雌蕊而成熟;柱头2枚,紫黑色,自小穗顶端伸出。颖果椭圆形,长约1毫米。花果期5-8月。
近种区别
生长环境
丛生于海边沙滩,滩涂的高潮区地带,海边盐碱地;也生于谷地河床、干旱草地、空旷地、果园地、摆荒地、田坎、堤岸或路边。为释柳、芦菲等的伴生植物。在pH4.0-7.5的湿润和干旱土壤中均能生长。喜温暖、湿润,耐水淹、耐酸性土壤、耐荫,也喜光。
分布范围
大白茅原产亚洲、大洋洲和非洲东部和南部地区,现广布于美洲、欧洲等热带和温带地区。自非洲东南部、马达加斯加、阿富汗、伊朗、印度、锡金、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爪哇、菲律宾、日本至大洋洲。在中国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为南部各省草地的优势植物。
繁殖方法
大白茅依托强大的根茎拓展能力和茎基分蘖能力,具有极强的分生和再生及抗逆潜力。大白茅通过分蘖繁殖。大白茅分生再生能力强,其根茎能在短时间内向周边环境伸展占据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大白茅是具有克隆繁殖特性的植物,能迅速入侵到各种类型的土壤地形成单一群落。一方面,大白茅通过根茎、匍匐茎重复建立多个遗传结构一致的新个体,减缓株源(Ortet)在异质性环境中的生存压力,并帮助分株定植和生长占据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大白茅通过分株间的整合获取更佳的光合作用效能和更有效的资源利用效率,改变、转移资源分配以此提高竞争力。大白茅种子体积小、数量多,颖果随熟随落,可利用多种途径传播到其他生境,入土后就能发芽,形成杂草种子库,繁殖能力强,生长周期短,这也是大白茅能快速生长及向外扩散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大白茅种子生命力也极强,就算在土壤里深藏多年依然能保持顽强的生长力。大白茅叶片直立生长,能接受到光作用的面积大,光合能力强,光合产物积累供给根茎拓展。
主要价值
药用
根茎入药,药材名白茅根,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具有止血、抗炎、利尿等作用。花穗入药,具有促凝血的作用。根茎含三菇类、黄酮及色原酮类和内酯类等化学成分。三站类主要有芦竹素、白茅素、木栓酮等,白茅素有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的作用;黄酮及色原酮类主要有木犀草啶(5,7,3,4-四基花色素)、5-轻基-2-苯乙烯基色原酮、5-轻基-2-[2-(2-基苯基)乙基]色原酮;内酯类主要有白头翁素、薏芭素等。
经济
茎叶可作为牧草,秆可为造纸原料,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大白茅根状茎含果糖、葡萄糖等,味甜可食,性甘凉,其活性成分主要有三萜类、糖类、内酯类、有机酸类、香豆素类,并含有钾、铁、钙等多种元素,在中国福建、广东和江西一带是居民制作清热解毒凉茶的常用材料之一;茎叶为牲畜牧草,抽穗前牛羊喜食,抽穗后变粗老,家畜不食,可在刈割后调制成饲用干草;秆为造纸的原料。
生态
大白茅适应性强,生态幅度广,自谷地河床至干旱草地,是森林砍伐或火烧迹地的先锋植物。
物种危害
大白茅是空旷地、果园地、撂荒地以及田坎、堤岸和路边的极常见植物和杂草。草坪中的大白茅是一类顽固性杂草,是世界上最恶毒的10种杂草之一,喜阳耐旱,极难根除,稍不注意可 能侵占整个草坪与生态系统。在草坪生产与养护过程中,针对出现的大白茅要及时合理地进行除草,否则可能 导致草坪严重退化,或影响植物的生长,选用合理的除草剂是至关重要的。
大白茅密集的根状茎、化感作用、高繁殖率和对不良生境的耐性是其成功入侵草坪的重要原因,入侵1-3年后可在草坪中形成局部优势种群,不仅影响草坪草的景观效益、增加草坪养护难度和强度,而且严重威胁草坪种群组成、草层结构和草坪基本功能。
大白茅具有极强的繁殖、侵占、生长和排他能力,一旦入侵对草坪植物地上和地下进行立体攻击,不仅影响草坪以生物量为基础的竞争能力,也降低株高、分蘖数及茎基长度为基础的分生再生能力,且对草坪草生理活性、细胞膜透性和光合基础产生不可逆的破坏。同时大白茅根茎含有醇、萜醇、甾醇、酸类等次生代谢产物,对坪床土壤的含水量、容重、pH均有显著的影响,大白茅入侵对草坪草根系的化感作用或拮抗作用草坪根系分生、更新、吸收能力下降,导致草坪草生长力和竞争力丧失。故大白茅为亚热带地区草坪中数量最多、危害最大、危害期最长,且难以彻底剔除的恶性杂草。
防治方法
人工拔除
人工拔除主要应用在小范围区域或少量杂草的防除。大白茅根茎发达,人工拔除通常只能剔除其地上部分,很难剔除地下根茎与茎基,常因为破坏顶端优势,而诱导和促进了其分生再生能力,反而刺激大白茅的繁殖潜力和拓展速度, 加之人工拨除只合适控制一年生阔叶杂草、小面积、杂草数量少的情况下使用, 故人工拨除对草坪中大白茅防治效果不佳。
机械耕除
机械耕除法虽对大面积大白茅起到较好的防除效果,但一般翻耕机械的耕作层约20厘米,而大白茅根系与根茎分布在地下土层达40-100厘米,翻耕不能彻底截断根系与挖出根茎,残留根系可继续生长,即使翻起来的根茎,若不能捡拾干净,只要留有一个茎节就可以无性繁殖。大白茅根茎营养丰富且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在暴晒数小时,含水约20%的根茎,在遇到土壤与降水的情况下,亦可快速恢复生长,故机械翻耕无法彻底消除大白茅种子与根茎。
化学防除
化学防除是最普遍的杂草防除办法,但因市场上专一性、选择性和针对性的化学除草剂较少,缺乏针对根茎型大白茅的专门药剂,防除大白茅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伍德采用草甘膦(Glyphosate)、草铵膦(Glufosinate-ammonium)、啶嘧磺隆(Flazasulfuron)、 烯草酮(Clethodim)、精喹禾灵(Quizalofop-p-ethyl)、高效氟毗甲禾灵(Haloxyfop-P) 等6种除草剂,分别设置低、中、高3个剂量梯度对冷季型草坪中的大白茅进行喷施,虽对构件性状、生物量结构、叶绿素含量及防除效果有一定的作用,得出株防效和茎叶防效主要受除草剂种类影响,根防效和总防效主要受除草剂浓度影响的结果,坪床准备除杂时0.5%草甘膦对大白茅防除效果较佳。
混配除草剂高效氯吡甲禾灵+油酸甲酯助剂、精噁唑禾草灵+油酸甲酯助剂+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甲嘧磺隆和单一除草剂草坪隆11号对大白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30天防除效果分别可达100%、57.7%和87.1%。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0:12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