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弦道发源于
平舆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一戏曲剧种以丝弦伴奏,坐唱为主,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与鼓子曲互有借鉴和渗透。
(四)描写风俗人情,反映文人的逸兴雅致。唱腔音乐形式,近于鼓子曲,为联曲体,演唱者围桌而坐,各执乐器,并奏八角鼓、手板,有时单唱众和,有时众唱单接。其曲目、板式,与当地民歌、小调,方言俚语有着密切关系,洪、汝河水系的民歌、小调是丝弦道曲牌的重要乐汇来源。音乐由唱腔、伴奏、击乐三部分组成,抒情细腻。
丝弦道由于其演出形式轻便灵活、演出场所大小皆易,演出时间可长可短,深受群众青睐。曲调古朴优雅柔美悠扬,类似昆虫之行腔,具有低沉、柔缓哀婉、抒情的特征,但也不乏朗爽明快的曲牌。丝弦道作品深刻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豫南人民的现实生活,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劝善劝赌劝吸毒,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具有鲜明的群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