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均》原为
安徽省博物馆藏抄本,系方以智生前抄成,一直无人问及,束之高阁300多年。1962年才由中华书局校勘标点出版,并附录了方以智学术自述《象环寤记》。
方以智对书名解释称:“均者,造瓦之具,旋转者也。”“乐有均钟木……以均钟大小、清浊者。”“均固合形、声两端之物也。古呼均为‘东西’,至今犹然。”(《东西均·开章》)意为不论陶均、均钟木与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端统一形成的,所以称物为东西。主张“离物无心,离心无物”(《东西均·三征》)。为会通华梵、古今之学,提出“二而一、一而二”的观点。“尽天地古今皆二也。两间无不交,则无不二而一者。相反相因,因二以济。”(同上)又强调事物两端“相抹、相胜而相成”的关系,“天地间之至理,凡相因者皆极相反。……则所谓相反相因者,相抹、相胜而相成也。”(《东西均·反因》)表达了事物两端既矛盾对立,又相互依赖,相反相成的关系。提出交轮几的概念,试图概括事物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性。“交也者,合二而一也;轮也者,首尾相衔也。……‘几’者,微也、危也,权之始也,变之端也。”(《东西均·三征》)事物的运动是通过事物矛盾两端的相互交感、联结,而产生前后相续的推移变化,此乃事物发展之“几”。但方以智受佛教天台宗“三谛圆融”的影响,又提出“随、泯、统”的观点。他称:“明天地而立一切法,贵使人随;暗天地而泯一切法,贵使人深;合明暗之天地而统一切法,贵使人贯。”(同上)把对矛盾的认识,分为了三个层次,实质上是调和抹杀矛盾,陷入“一心三观”的佛家思辨。对于“随、泯、统”观点,学术界尚有不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