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胡林人遗址,位于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发现于1966年,是一座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墓葬。
历史沿革
1966年4月,
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学生郝守刚在门头沟区实习期间发现遗址,后由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调查和发掘,并命名为东胡林人遗址。
1995年,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在调查时在东胡林人遗址断面发现一具人骨,并采集有螺壳项链和石制品等。
2001年7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东胡林考古发掘队,对东胡林人遗址进行发掘。
2003年9月18日,东胡林考古发掘队第二次对东胡林遗址进行发掘。
2005年,东胡林考古发掘队第三次对东胡林遗址开展考古工作。
2006年,东胡林考古发掘队第四次对东胡林遗址开展考古工作。
遗址特点
东胡林人遗址位于永定河支流清水河北岸二级阶地的马兰黄土上,高出清水河河床约29米,现存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埋葬方式有两种,仰身直肢与仰身屈肢。墓葬内共发现7具东胡林人骸骨。
文物遗存
东胡林人遗址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石制品、骨制品、陶片、动物骨骼和果壳等。其中石制品为大宗,包括有打制的石核、石片、砍砸器、石锤、刮削器和尖状器和细石叶、石片、石屑等,还有琢磨而成的石磨盘、石磨棒等;骨制品有尖状器、骨锥、骨笄等;陶器仅见少量残片,多为器物腹片及底片,偶有口沿残片,似为泥片贴筑法制成。动物骨骼数量较多。多为鹿类动物的肢骨及颚骨、牙齿等,也发现有猪的遗骸。另发现大量的蚌壳、螺壳和蜗牛等。其中极少蚌壳有钻孔和磨痕,应为装饰品。
学术研究
东胡林人
对东胡林人遗址出土的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之后,与
山顶洞人、北阴阳营、侯家庄、小屯和绣球山的标本进行对比,认为
东胡林人属于蒙古人种,具有较多的原始性。
年代测定
对东胡林人遗址地层中采集的木炭、人骨、贝壳、蜗牛及陶片样品进行测定。从测年结果看,东胡林人遗址的年代为距今11500—9000年间,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较晚文化层中的样品年代也大致为距今10300—9000年间,属于新时期时代早期的偏晚阶段。
气候研究
根据东胡林人遗址中采集的孢粉分析,全新世早期(约10.0—8.2KaBP),木本植物花粉明显增多,高达55%,包括喜温的松、杉、云杉、铁杉有个别发现(现生活在亚热带)、栎属、胡桃等,与晚更新世相比,草本植物明显减少;组合表明气温大幅上升,环境有了明显改变,人类活动明显。依草本植物组合的变化及木本植物组合的特征,大体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约10.09.0KaBP),喜干的蒿属占有较高的比例,个别样品可达30%;另外,藜科、莎草、豆科,木本中杉和桦属含量较高。上段(9.0—8.2KaBP),蒿属及莎草在组合中的比例明显减少,禾本科有所上升,木本中出现个别铁杉。下段的孢粉特征显示了温暖偏干的气候,上段为温暖湿润。
另外,对东胡林人遗址内采集到的蜗牛和
紫游螺进行动物考古学研究,发现在早全新世(约10.0—8.2kaBP)东胡林人生活地域内蜗牛突然繁盛,在文化层中采集到丰富的蜗牛个体,经鉴定共包括11种。基本上以北方广适性类型为主;代表暖湿的类型仅为
条纹钻螺,该种自下而上逐渐增多;代表较为冷干的类型可能为
灰巴蜗牛,该种发现的数量很少。
文物价值
东胡林人遗址是北京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对于研究古代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及聚落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填补了自山顶洞人以来华北地区人类发展史的空白。不仅如此,东胡林人遗址的发掘还对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古环境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文物保护
1985年,东胡林遗址被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门头沟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月10日,北京门头沟区东胡林史前遗址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论坛公布为2005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2021年8月19日,东胡林人遗址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东胡林人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
交通路线
北京市内乘坐892、M11、M14、M21、M22、M29路公交车,在门头沟西胡林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距离东胡林人遗址约54.2千米,驾车约8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