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地区论坛
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平台
东盟地区论坛(英文:ASEAN Regional Forum, ARF)成立于1994年,现有27个成员,是亚太地区主要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平台,截至2019年1月已举行25届外长会。
成立经过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后,亚太国家普遍认为有必要开展多边安全对话。1992年初东盟峰会就加强地区政治、安全对话达成共识。1993年7月,第26届东盟外长会议在新加坡举行。会议特别安排了东盟6个成员国、7个对话伙伴国、3个观察员国和2个来宾国外长参加“非正式晚宴”。
各国外长同意于1994年在曼谷召开东盟地区论坛(ARF),就地区政治安全问题举行非正式磋商。1994年7月25日,ARF首次会议在曼谷召开。目前,ARF已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平台。
作用
东盟地区论坛参与到灾害管理的多方面工作,包括组织主办参加人数众多的演习活动,发布不具约束力的合作指导方针,以及赞助灾害响应定期会议。该论坛在灾害管理上的工作与东盟秘书处、东盟灾害管理委员会和东盟灾害管理人道主义援助协调中心这些东盟组织有部分重叠。东盟其他安全有关组织(如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与东盟地区论坛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工作重叠。所有组织都承认存在摩擦点,会继续加强协调与合作。特别是,东盟地区论坛对国防安全问题的关注自然而然将军民协调问题也纳入其中。在27个成员中,大部分国家为灾害管理定期捐助,且能从更广泛的角度处理问题。然而,东盟地区论坛缺乏像《东盟灾害管理和应急响应协议》对东盟团体的约束力。
东盟地区论坛正在加强与其他东盟机构组织的协调和同步,例如,将其灾害管理工作计划与《东盟灾害管理和应急响应协议》相结合,在东盟地区论坛救灾演习中加入了东盟灾害管理人道主义援助协调中心和东盟紧急情况快速评估小组。
参加成员
重要活动
每年轮流在东盟主席国举行外长会议。此外,还举行1次高官会、1次安全政策会议、1次建立信任措施与预防性外交会间辅助会议、5次会间会(救灾会间会、反恐与打击跨国犯罪会间会、海上安全会间会、防扩散与裁军会间会、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安全会间会)和2次国防官员对话会。
ARF进程分为建立信任措施、开展预防性外交和探讨解决冲突的方式三个阶段。当前ARF正迈向预防性外交阶段。2011年7月,第18届ARF外长会通过了《ARF预防性外交工作计划》。ARF已实施了300多个建立信任措施项目。
历届活动
外长会议
截至2019年1月已举行25届外长会。前21届外长会议分别在泰国(1994年)、文莱(1995年)、印尼(1996年)、马来西亚(1997年)、菲律宾(1998年)、新加坡(1999年)、泰国(2000年)、越南(2001年)、文莱(2002年)、柬埔寨(2003年)、印尼(2004年)、老挝(2005年)、马来西亚(2006年)、菲律宾(2007年)、新加坡(2008年)、泰国(2009年)、越南(2010年)、印尼(2011年)、柬埔寨(2012年)、文莱(2013年)和缅甸(2014年)举行。
1994年首届外长会议就地区安全形势初步交换了意见,肯定了安全对话合作的意义,会议主席声明将ARF定性为一个高级官员的磋商论坛,其目的是就亚太地区政治安全问题开展建设性对话,为亚太地区建立信任措施、核不扩散、维和、交换非机密军事情报,海上安全和预防性外交六大领域开展合作,并同意论坛沿正式和非正式亦即第一和第二轨道进行。
1995年第二届ARF外长会议进一步讨论了地区安全问题,同意ARF继续作为一个就地区政治和安全问题进行公开对话和磋商的论坛,会议主席声明确定ARF分三阶段开展合作,即促进建立信任措施、推进预防性外交和探讨对待冲突的方式。会议同意设立会间辅助工作组(ISG),就建立信任措施,特别是就地区安全观念和国防政策开展对话;同意召开地区维和与海上搜救等第一轨道会间会(ISMS)。
1996年第三届ARF外长会重点就各国关心的缅甸、禁核试条约、朝鲜半岛等地区具体问题交换了意见。主席声明确定了吸收新成员的原则和标准,以及会后将进行的活动和合作项目,同意中国和菲律宾于1997年3月在北京联合举办建立信任措施会议。
1997年第四届外长会议重点就亚太地区安全形势、ARF进程进行了讨论。ARF成员在安全观、柬埔寨、缅甸、美日同盟、朝鲜半岛等问题上坦率交换了看法。各国外长高度评价ARF成立三年来在增进成员间相互了解和信任,维护地区稳定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主席声明提出,ARF将继续以建立信任措施中心,同时探讨建立信任措施与预防性外交的重叠领域。
1998年第五届ARF外长会议的焦点是东亚金融危机和印巴核试验问题。各国外长普遍认为,亚洲正步入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调整期,亚洲金融危机已超出经济领域,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内的影响日益显露。会议赞赏中国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及其对亚洲地区经济稳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外长们对印、巴核试验“深表遗憾”,要求遵守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加入有关国际条约。主席声明提出,ARF应进一步探讨建立信任和预防性外交的四个重叠领域,即扩大主席斡旋权、专家/名人登记、年度安全报告和自愿介绍地区安全问题。中国在会议期间发表了《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受到各方普遍好评。
1999年第六届ARF外长会重点讨论了东南亚安全形势、东北亚安全形势、跨国性问题以及ARF的未来发展方向。各方普遍认为,东南亚地区总体形势是稳定的。各方对朝鲜半岛形势表示关注,呼吁有关各方采取切实措施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各方还希望加强国际合作以应对日趋复杂的跨国问题。关于ARF发展方向,各国外长肯定了ARF五年来取得的积极进展,同意开始探讨亚太地区开展预防性外交的概念、定义、原则和加强ARF主席作用的具体方式和程序。主席声明对1999年5月美轰炸我驻南使馆深表遗憾,对中国人民和遇难者家属表示深切哀悼。
2000年第七届外长会重点就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全球化对地区安全的影响及ARF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各方对论坛进程表示满意,高度评价了论坛在促进成员增进对话与了解方面发挥的作用。会议决定授权ARF建立信任措施会间会继续探讨预防性外交的概念和原则。
2014年8月,第21届ARF外长会在缅甸内比都举行。会议讨论了地区和国际形势,听取了本年度ARF在救灾、防扩散、反恐、海上安全等优先合作领域进展情况,通过了《ARF加强海空搜救合作的声明》、《ARF海上溢油事故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合作的声明》等文件。会议批准了下年度ARF合作项目,其中包括中国提出的5个项目:“海上航道安全研讨会”、“预防性外交培训班”、“网络安全能力建设培训班”、“地震减灾及应急救援培训班”和“ARF第四次救灾演习”。
第29届
2022年,第29届东盟地区论坛(ARF)当地时间8月5日在柬埔寨举行。
中方情况
参与情况
1999~2000会间年度期间,新加坡和日本共同举办了ARF建立信任措施会间会议。蒙古、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分别举办了第三届国防院校长会议、军事冲突法研讨会和抢险救灾培训研讨会等一轨道会议,中国均派人参加。
1999年10月10~19日,中国在北京承办了中国安全政策培训班,ARF各方派人参加。
2000-2001年会间年度,韩国和马来西亚共同举办了ARF建立信任措施会间会议。在ARF框架下还举行了抢险救灾、反海盗等一轨道会议和培训班,中国均派人参加。
2001年9月和10月,中国在北京分别承办了ARF军转民研讨会和第四届ARF国防院校长会议。同年,中方所提建立ARF海洋信息资料中心(网站)的建议顺利实施。
2001-2002会间年度,印度和越南共同举办了ARF建立信任措施会间会议。ARF框架下还举办了常规武器转让、维和、预防性外交等一轨道研讨会和培训班,中国均派人参加。
2013年9月,中国与马来西亚在北京举办“加强网络安全措施研讨会——法律和文化视角”。10月,中国与柬埔寨在北京举办第六届维和专家会。
2014年2月,中国与缅甸、日本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十三届救灾会间会。3月,中国与文莱、新加坡、美国在青岛共同举办海上溢油区域合作研讨会,与文莱、美国、日本在夏威夷共同举办海洋环境安全研讨会,与文莱、美国、新西兰在惠灵顿共同举办预防性外交培训资源圆桌会议。10月,中国与泰国、美国、新西兰在北京共同举办预防性外交培训班。11月,中国与马来西亚、新西兰在北京共同举办减灾与应急救援培训班。12月,中国与印尼在北京共同举办海上航道安全研讨会。
2015年5月中旬,中国与泰国在南宁共同举办第十三届反恐与打击跨国犯罪会间会。5月下旬,中国与马来西亚在马北部地区成功举办ARF第四次救灾演习。此系中国首次赴国外主办大规模军民联合救灾演习,来自ARF21个成员以及东盟、联合国等8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3000多人参演。7月,中国与马来西亚在北京共同举办网络安全能力建设培训班。
2014/2015年度,中国还派团出席了ARF高官会、两次ISG会议、三次DOD会议以及第十四届救灾会间会、第七届海上安全会间会、第七届防扩散与裁军会间会、第十八届国防院校长会、第九届专家名人会、外空安全研讨会、打击海盗研讨会、应对毒品挑战地区合作研讨会、打击野生动物走私研讨会、打击极端主义研讨会、移民与安全稳定研讨会、演习战略规划研讨会、预防性外交与调解研讨会、预防性外交一轨半研讨会等会议。
2013/2014年度,中国还派团出席了ARF高官会、两次ISG会议、三次DOD会议以及第六届海上安全会间会、第十二届反恐与打击跨国犯罪会间会、第六届防扩散与裁军会间会、打击走私核生化和放射性材料研讨会、第十七届国防院校长会、第八届专家名人会、网络建立信任措施研讨会、第二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研讨会等会议。
2018年8月4日,第25届ARF外长会在新加坡举行。会议讨论了地区和国际形势,听取了本年度ARF在重点合作领域项目进展情况,通过了由中方倡议的《关于加强灾害管理合作声明》。会议批准了2019年度合作项目,其中包括中国提出的4个项目:“第二届渡运安全研讨会”、“地区气候变化和减轻海岸灾害研讨会”、“预防性外交—新理念和新举措研讨会”和“第七届维和专家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了上述会议。王毅表示,朝鲜半岛核问题重新回到对话协商解决的轨道,南海局势进一步趋向稳定,“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与此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正在侵蚀本地区发展繁荣的前景,全球自由贸易体制正在受到严重冲击。有些域外国家动辄在南海炫耀武力,成为地区军事化的最大推手。地区国家应团结合作,坚决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坚持多边主义进程。希望域外国家尊重地区国家为维护和平稳定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为本地区的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2018年5月,中国与新加坡在北京共同举办城市搜救能力高级培训班。7月,中国与马来西亚在南宁共同举办第二届城市应急救援研讨班。
2018年以来,ARF还举办了高官会、安全政策会议、建立信任措施与预防性外交会间辅助会议、两次国防官员对话会、第一届网络安全会间会、第10届海上安全会间会、第17届救灾会间会、第10届防扩散与裁军会间会、第12届专家名人小组会议、第22届国防院校长会,以及海上数据分析最佳实践、减少核生化物质风险、预防性外交、加强海上执法机构合作、海域态势感知国际合作、东南亚可持续渔业管理和粮食安全等研讨会活动,中国均派团参加。
2022年4月29日,东盟地区论坛国防官员对话会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中方与2022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共同主持会议。此次会议主题为“增强团结合作,共建和谐安全”,设有“防务部门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作用”“后疫情时期加强防务部门务实合作”两个议题,将邀请东盟地区论坛27个成员方近50名代表参会。
2022年5月17日,据外交部网站,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以线上方式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建立信任措施与预防性外交会间辅助会议并致开幕辞。
2023年6月14日,东盟地区论坛高官会以视频形式举行,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出席高官会。
中国立场
唐家璇时期
唐家璇外长阐述了中国对地区形势及对ARF未来发展方向的立场和主张。唐外长指出,亚太地区形势总体朝着和平方向发展,但一些消极因素也有所增长,亚太地区安全仍面临挑战。他还对本地区双边军事同盟、多国联合军事演习等问题表达了中方的关切,强调要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必须坚定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通过对话合作,建立和发展正常、健康、稳定的国家关系,寻求最广泛的共同利益。关于ARF未来发展方向,唐部长重申ARF应坚持论坛的性质,以建立信任为核心。中方支持ARF探讨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预防性外交,形成各方都能接受和支持的预防性外交概念与原则。
唐家璇外长在会上着重阐述了中国亚太安全政策及对地区形势的看法。唐外长强调,中国的亚太安全政策是要保障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周边环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用一种政治制度、一种经济模式将亚洲地区统一起来,既无必要,也不现实。兼容并蓄,相互借鉴,才有利于共同进步。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应能长期共存,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唐外长指出,中方重视中美关系,欢迎美国在亚太地区发挥建设性的积极作用,并愿意同美方共同努力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同时,美国也应该认识和尊重中国的安全利益。
王毅时期
2014年8月,第21届ARF外长会在缅甸内比都举行。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了第21届ARF外长会。王外长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亚洲保持了和平稳定和较快发展。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要维护亚洲长治久安,需要与时俱进,树立21世纪安全理念。中方倡导各方应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之路,得到了亚洲国家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亚洲安全观倡导协商对话,而不是武力威胁;开放包容,而不是互相排斥;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各方应深化安全对话,促进共同安全;加强非传统安全合作,推进综合安全;促进大国良性互动,突出合作安全;探索构建新安全架构,保障可持续安全。ARF今后的发展应突出信任,坚持以建立信任措施为核心,通过预防性外交凝聚共识;突出务实,深化救灾、反恐、打击跨国犯罪、维护海上安全、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合作;突出包容,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有效性和生命力。
王外长并阐述了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调当前南海局势总体是稳定的。中国和东盟完全有能力、也有智慧维护好南海的和平稳定。中国和东盟国家达成共识,要继续全面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争取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
域外国家可以有合理的关切,但我们反对到这个地区来指手画脚。会上,王外长还介绍了中方在海上安全、网络安全、减灾救灾、预防性外交等领域提出的务实合作项目。会前,王毅外长与马来西亚外长阿尼法、缅甸外长温纳貌伦共同出席2015年ARF第四次救灾演习标识发布仪式,在各国外长见证下宣布演习筹备工作正式启动。
2020年9月12日,第27届ARF外长会以线上方式举行。会议讨论了地区和国际形势,听取了本年度ARF在重点合作领域项目进展情况,会议通过了中方倡议的《关于国际安全背景下合作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安全的声明》等成果文件,以及2020-2021年度新倡议项目。
罗照辉副部长代表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出席了会议,积极评价ARF长期以来为本地区建立信任措施、维护和平稳定所做努力,强调汲取9.11经验教训,深化国际抗疫合作,并阐述了中方在南海、朝鲜半岛等问题上的立场。
2024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万象出席第31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
王毅说,当前我们正身处一个动荡不安、变乱交织的时代。地区冲突延宕,地缘对抗增多,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新兴安全挑战接踵而至;单边主义、冷战思维抬头,各种军事安全“小圈子”层出不穷。东盟地区论坛作为东盟主导、亚太地区最主要的多边安全对话平台,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毅就应对当前挑战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坚守和平愿景。包容各方利益,兼顾各方诉求,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之路。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加剧安全困境,同地区长期和平繁荣的愿景背道而驰。北约插手亚太,势必引发对立对抗,加剧局势紧张,各方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
二要秉持东盟方式。坚持以对话增互信,以合作促安全。应尊重东盟和平、自由和中立区地位,遵守《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等各方认可的地区规则,支持以东盟为中心、开放包容的区域架构。
三要夯实合作根基。中方支持为建立信任措施和预防性外交注入更多活力。建议加强核设施、网络安全等领域安全合作,推进反恐、去极端化、打击跨国犯罪等对话交流。拓宽共同安全利益,积极应对新兴安全挑战。
四要坚持对话协商。外部干涉解决不了问题,对抗施压只会加剧局势紧张。问题再复杂,也要坚持对话协商。冲突再激烈,也不能放弃政治解决。关于加沙冲突,停火止战和人道救援是当务之急,“巴人治巴”是战后重建的基本原则,“两国方案”是未来根本出路。关于乌克兰危机,当前应遵循“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三原则,推动局势尽快降温,为和谈逐步创造条件。
参考资料
东盟地区论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国参与东盟地区论坛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国参与东盟地区论坛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0-10-26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6 21:43
目录
概述
成立经过
作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