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坪民俗文化村,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建有曾氏宗祠、永成围楼、九栋十八厅等,可了解上至战国下至明清时期的古代文化风貌。其中曾氏银库,外形普通,内藏乾坤。据说是曾国藩胞弟曾国荃攻下太平天国南京府后秘藏财宝地之一。抗战时期,宝藏知情人在混乱中丧生,银库东墙所刻之宝藏秘图成了宝藏唯一线索,但藏宝秘图无人能完全破解。
村庄简介
东湖坪民俗文化村是始兴客家文化、民俗风情的缩影。村内有清朝军机大臣张之洞为之题词的“永成保障”围楼,有占地面积达1.9万平方米的大型古建筑民居——九栋十八厅围屋,有气势恢宏、雄浑古朴的曾氏宗祠。此外,还有神秘莫测、暗藏玄机的曾氏银库及藏宝秘图,有类似于“三味”书屋且古色古香的元盛书院。村旁北有娘子山石泉古寺,西有千成年采石场、古烽火台,方圆十里还有古代城堡、汉代烽坞等名胜古迹遥相呼应。
游客在景区内可了解到上至战国下至明清时期的古文化风貌,可观赏到清代婚嫁活动的风趣表演,可品尝到独具特色的客家婚宴,还可看到古代各种生产、生活、婚嫁等用具的展览及操作演示,使游客领略到多姿多彩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采。
东湖坪寻宝歇语:月影山崖半,金光射梦台。两江夹一河,江江十八萝。左一丈,右一丈,前一丈,后一丈跳一跳,让一让,一脚踢出元宝缸。
村庄景点
曾氏宗祠
曾氏宗祠位于景区正门入口东侧,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整体布局为一口池塘,一块大门坪和前、中、后三进及左右各带跨院的
四合院式建筑,南北面阔26.2米,东西进深79.3米,占地面积2133.33平方米,门前池塘意在以水聚财,实为防火之用,是宗祠安全的重要保障。
九栋十八厅
所谓九栋十八厅,即纵向排列共9栋,每栋两厅,共18厅。这九栋十八栋的庞大建筑物,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按不同方向分南面日常生活区、北面生活防御区、东面文化教育区、西面牲畜饲养区。整个建筑群共有大小房间450多间,据说历时40余年才建成这样一个规模。
该建筑设计考虑周全,建造独特,做工精细,装饰考究,讲求质量。
三面红旗
这一史迹保留在东湖坪大跃进、
人民公社年代特有的农村公共食堂旧址内的四周墙壁上,那是1958年
大跃进年代的真实反映。四周墙壁上是当年所画的各种图表和漫画,具体内容包括:生产进度表、农业生产管理“
三包表”、“一年早知道,奋斗有目标”
工作计划表、社员评比台、五类分子监督台、集体食堂现金收支表、食堂实物收支表、食堂粮食分配表,还有当年为吃饭不要钱所设的领饭菜的窗口等等。现已历经40多年,目睹这些遗迹,令当年的过来人忆及当时的“跃进”意气和带有浮夸的风气,感触不已,慨叹万千。而年轻一代看了则接受了一场生动的当代史教育。
这一史迹,历经40多年风风雨雨,仍能完好保存,这在全国并不多见。它是一个历史见证现场,为人们研究中国当代史、党史提供了很好的场所,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和参观研究价值。
永成堂围楼
因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此围楼题写“永成保障”石匾,故把围楼称为“永成堂”。该围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整栋建筑物砖、石、木结构,长方形,四角为炮楼,是碉堡与民宅的结合形式,四层楼都有统一的回廊过道,上下四通八达。
该
围楼现已开放给游客参观浏览并专辟“客家民俗文物展览馆”,该馆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婚育风情、农耕习俗、服饰艺术、生活小物品等四大类。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