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武城
故地在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镇附近
东武城,为战国赵邑,故地在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镇附近。《元和郡县志》卷一六东武城县:“盖以定襄有武城(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北),同属赵,故此加‘东’字以辨之”。
史料记载
史记》卷七六《平原君传》:“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割东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勋,乃以君为亲戚故也”。《十道志》载:武城,赵邑东武城也。均此。
历史沿革
夏、殷(商),属兖州地。春秋时期, 属晋国东部边地。战国时期,属赵国,因地处赵国东境边塞,地形平阔,为防御齐国侵犯, 筑城备武,武城因此得名。城址在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镇瓦子庄。
西汉初,置东武城县,治所在原城址。置县时,因左冯翊有一武城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华县东 7.5 千米处),以坐落方位,故在武城名上冠一“东”字。同时置东阳县,治所在今卫运河东甲马营镇甲马营村西北,均隶属冀州刺史部清河郡。东汉建和二年(148),改清河郡为清河国,东武城县属冀州部清河国。三国时期,属魏国冀州部清河郡。
西晋初,沿袭东汉建制。太康(280— 289)中去“东”字,改称武城县。
东晋十六国时期,初属后赵(咸和二年, 327 年),中属前燕(太和元年,366 年),后属前秦(太元七年,382 年),一直隶属清河郡。南北朝时期,初属南朝刘宋冀州部清河郡。北魏永安元年(528), 在阳平郡平阳(今河北省故城县饶阳店)复建一城,亦叫武城县,原武城地省入贝丘县,均属清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阳平之武城县,将武城县移至信城县界。武城县治移至信城县旧城(今河北省清河县尹才庄附近),属清河郡。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废清河郡置贝州,武城县属贝州。隋开皇六年(586),改武城县为清河县。析贝丘县武城旧地置武城县,又分置历亭县(县治位于今广运街道四关),属贝州。开皇十八年,改东阳县为漳南县(县治在今河北省故城县故城镇),属贝州。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废州,复置清河郡。隋代,今之武城县境,北部属漳南县,南部属历亭县,西南一隅属武城县。
唐代,属河北道贝州清河郡。唐高祖武德六年(623),迁漳南县城至漳南镇(今鲁权屯镇漳南镇村),仍属贝州。唐高宗调露元年(679) 将武城县治移至永济渠(运河)西,即今河北省故城县祖杨附近。
北宋初,属河北东路贝州。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改贝州为恩州,武城改隶恩州。至和元年(1054),漳南县并入历亭县。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卫运河泛滥,武城县治东移 5 千米,即今老城镇政府驻地。
金代,金太宗天会十二年(1134),恩州治所迁历亭县(州县两治同城)。
元代,元世宗至元二年(1265),属东平路。至元七年,改隶高唐州。恩州仅辖历亭一县和司候司。
明代,属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高唐州。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降恩州为县,直属东昌府。洪武七年(1374),恩县治东迁 20 千米之徐官镇(今平原县恩城)。
清代,属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高唐州。清世宗雍正八年(1730)改隶山东东昌府临清州。民国 2 年(1913),废除府、州制,山东省改设胶东、济西、岱南、岱北 4 道,武城县属济西道。民国 3 年(1914),济西道改东临道,武城县属东临道。民国 14 年(1925),改属德临道。民国 16 年(1927),国民政府废除道制,设省、县两级政府,武城县径属山东省政府所辖。民国 21 年(1932),属临清行政督察区。民国 26 年(1937),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 27 年(1938),属鲁西行署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 34 年(1945),属鲁西北办事处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0 年 5 月,武城县建立抗日民主政府, 隶属冀南行政区,治所在西里屯(今属河北省故城县)。同年 8 月,改属冀南行政公署第六专区。1941 年 9 月 1 日,改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南行署第二专区。1945 年 5 月,冀南行署合并为冀鲁豫区,武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行署第二专区。
参考资料
武城县历史沿革.武城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3 00:02
目录
概述
史料记载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