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李楼隶属于山东省东平县彭集镇,位于鲁西南,西邻东平湖,大清河以南。
建制沿革
元朝末年,连年战祸,瘟疫流行,东平境内人口大减。明朝初年,彭集镇范围内仅存几十户人家,不到200口人。 洪武年间,由山西
洪洞县迁往此地的新户逐渐增多。
据《史氏族谱》载,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史姓在此建村,并在村内设立集市,故得名史家集。根据《李氏族谱》中世系考证,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李氏先祖由山西洪洞县迁至东平县州城东南
苏家堤(袁庄西北一华里)后又在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迁入史家集,改名史李村。后史姓迁出,李姓又在村中建一楼房,故改名李楼。为区别重名村,1980年更名东李楼。
明清两代相继为
兖州府、
泰安府所辖。1912年至1928年,属济西道(聊城) ,1928年至1935年,直属山东省政府,1935年至1939年,属第一实验区行政长官公署第二行政督察区。 在上述东平隶属变动中,始终为东平所辖。
地理环境
东李楼位于东平县彭集西南约4.5公里处, 小清河北岸,东李楼村民委员会驻地。东与程村搭界,西隔村西南北大道与常庄为邻,东南部隔小清河与何圈相望、南部同曹庙接壤,北部为东梁村和赵楼。东距105国道5公里,北距326省道2.5公里,处于彭集、州城、沙河站三镇结合处。
祠庙文化
清朝至民国初年村内祠庙多座,香火鼎盛,尤以关帝庙最著。
著名人物
历史人物相传主要有鼎公之子明南京兵马副指挥李应选及其子武津县通判李如桂等。
姓氏构成
村内姓氏构成主要以李姓为主,另有王、张、郭、程、郑、田等姓.据村内《李氏族谱》及祖茔家谱碑碑文所记李氏家族世系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成化年间(1465年).祖辈兄弟四人,长齐祖、次鼎祖、三英祖、四彦祖.该世祖为第四代山西移民,四大支均以此世作为支系始祖.由
苏家堤迁到史家集后祖辈兄弟四人的后裔按顺序由西到东分布居住,齐祖后裔在村西居住,鼎祖后裔在村中居住,英祖后裔在村东居住,彦祖后裔后迁徙到范县。
李氏祖茔
李氏祖茔位于常庄西北角200米许,明朝初年先辈在此安茔墓地十余亩,如今的四大支就是从此茔分开的.祖上曾立过家族碑,碑前并列四座碑即四支之始茔,林门前有两个丈余高(约3.5米)的望天吼.传为清代李兴海任东平知县时所立,并计划修石门架子,后因迁职未立.
革命英烈
抗战老兵
张振新,男,汉族, 1917年9月出生,1938年7月入党,彭集街道李楼村人。1938年7月20日,在彭集街道龙崮村,由朱华光、强子正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主要负责送情报、做地下工作。1938年10月,与刘仲羽在朝阳庄开办党员培训班。当月与动委会员朱华光及本村党员李道环、李广册、郑守文、李怀义6人,连续几次割断鬼子从苇子河到宗神庙之间的电线,把电线藏到本村大水坑里,阻断敌人通讯联络。11、12月份,积极开展减租减息运动。1940年,在地下联络点赵楼村,与陈云明、万丹如、万里一起开会,研究怎样对付日本鬼子,秘密发展党员,壮大革命队伍。1949年解放后,任王圈乡副乡长兼会计。1950年调任财税局税契股干事。1953年调至老城抗美援朝征兵处任事务长。新兵走后,调至孙范村整党组任组员。1954年在牌子村开展统购统销工作,同年5月调至苍丘开展同样工作。1955年先后调至后屯乡、孙岗、沙河站、展营开展整党工作,同年调至王台区党委任宣传委员。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任宣传部部长。因当年大炼钢铁9天9夜没睡觉,身患重病。1959年调至水河公社党委任部长。患病期间,一直坚持工作。1962年8月,因病重不能坚持工作,由县人事局办理病退手续,之后一直在家养病。
曾经的特色产业
李楼村拥有土地93.3公顷,其中低产、薄地36.7公顷,高产田56.7公顷。1990年5名村干部合伙,投入8万元,建水泥预制件厂,当年完成产值100万元,利税22万元。1992年始,全镇进行小城镇开发和新村规划,水泥制件供不应求。村委会支持村民创办水泥预制件厂,新建厂的所有手续、证照,由村委出资办理,3年内村里只收取每亩80元的占地费。村委划出550亩围村低产田,作为水泥预制件专业区,投资20万元,在专业区内安装5台100千伏变电室,打井5眼,修了水泥路。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28万元,周转金13万元,低息贷款20万元,扶持个别困难户上项目。村里出资聘请技术员,进行现场指导,提高水泥制件质量。全村水泥预制件实行网上营销,与彭集建安公司等12个建筑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至2003年,全村共有水泥制件厂20家,进料销售、生产车辆61辆,从业人员87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0%;仅水泥制件一项,年人均收入2800多元。村民全部住上新房,村内修筑1000米水泥路,并安装路灯,栽植国槐。
荣誉称号
东李楼村1992年被省政府授予“村镇建设明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