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式嫉妒
心理疾病
东方式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疾病,为了压制别人进步,“不能让你比我更行,你行,我也不承认” ,看不惯别人的家庭条件比自己好;吃、穿、用比自己宽裕等;由看不惯而产生心理不平衡,由不平衡而心生嫉妒。
东方文化
嫉妒是人类通病,东西方都嫉妒,西方人嫉妒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你行,我承认,但终究我会比你更行”,是为了共同进步;
而东方人嫉妒的出发点和归宿则是“不能让你比我更行,你行,我也不承认”,是为了压制别人进步。
相比西方人嫉妒心理比我们中国人伟大的多,西方人嫉妒是类似羡慕如运用得好,是一个人自我激励力争进步的一种良好心态。
但东方式嫉妒就不同,往往不能科学、正确地看待他人取得的成绩,在他人取得成绩的时候,无端地猜疑、无由地嫉妒,不是把他人的成绩作为激励自己不断赶超他人的起点,而是把他人的成绩当成自己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成功的障碍,从而妒火中烧,背后射冷箭,脚下使绊子,其结果是损人不利己白费心计。
表现形式
看不惯其他人比自己强,比自己行,甚至看不惯别人的家庭条件比自己好;吃、穿、用比自己宽裕;服饰打扮比自己前卫时髦;比自己年轻漂亮也不行,就故意从其他方面鸡蛋里挑骨头,由看不惯而产生心理不平衡,由不平衡而心生嫉妒,从而产生不利于自己的消极情绪和心理。
引经据典
钱锺书先生在小说《围城》中将这种心理说得非常到位,“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再往前追溯,战国时期,赵国武将廉颇瞧不起文臣蔺相如,认为“我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我感到羞耻”。尽管随后发生的“将相和”传为千古佳话,但仍体现出“东方式嫉妒”的真谛。而在乱世中,诸多“有识之士”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别人都不如自己,自己只好“独善其身”了。
形成原因
1、其一是虚荣心和自卑心在作怪:当自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卑者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鄙视别人是一种获取自我优越感的方法。
2、不如意时:那些生活不如意的人,更会有意无意地通过压低、讽刺别人来提升自己的优越感。嘲笑别人时,他们会收获一种建立于低层次的虚荣;而被嘲笑者的内心则会“分泌”出一种扭曲的自尊,促使他们不断积累资本,以便终有一天可以摆脱被别人轻视的尴尬,而取得去嘲笑别人的优势。
3、害怕别人“行”而心生嫉妒:有些嫉妒并不是因为发现自己不如别人,而是源于自身优越感被破坏,并生出一种想破坏别人优越地位的心理倾向,于是便生出“就算你行,我也不承认”的想法,从而衍生出轻视他人的心态。
4、喜欢攀比导致心理失衡:人们通过比较觉察出自己的好与坏,从而完善自己。所以,比较是一种正常、自然的心理现象。但人人相轻则是过度攀比的结果。比如文人学者觉得自己苦读数十载,赚的钱却不如一个初中毕业的商人多,往往会在攀比中生出鄙视心态,寻求心理平衡。
5、轻视他人会阻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日久天长会染上一种“自我孤立主义”倾向:看待自己完美无缺,对待别人吹毛求疵,除了自我欣赏,再难以欣赏任何一个人了,最终成为“孤家寡人”。人人相轻还会让碎片化、片段化和截面化思维在社会生活中扩散,最终导致团队成员互相看不到对方的优点,专门挑对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进行攻击,团队整体能力自然会日渐下降。
心理调节
1、首先不妨向自己最“讨厌”的人学习,面对他们时摘下“有色眼镜”,也不要被愤怒蒙蔽了眼睛,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对方。
2、其次,见人先高看三分,发现其优点之后,再去找寻不足,才能客观、真实、全面、动态地认识和评价每一个人,同时用这种姿态来反观自己。
3、最后不妨记住一句话:“持其志勿暴其气,敏于事而慎于言。”即坚守心中志向,办事勤勉,说话谨慎,不妄评他人,才能成大事。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3 09:16
目录
概述
东方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