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引
词牌名
东坡引,词牌名。以曹冠《东坡引·九日》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另有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等变体。代表词作有辛弃疾东坡引·玉纤弹旧怨》等。
词牌沿革
东坡:地名。在今湖北黄冈东。北宋元丰(1078~1085)年间,苏轼被贬官黄州团练副使,筑堂于此,自号东坡居士。引: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它原是代乐曲的名称,用来称呼琴曲,在唐宋杂曲中有前奏曲、序曲的意思。后来成为词调的一种类别,多数由大曲摘遍翻演而成,个别来自杂曲。体制一般比“令”长,但比“近”“慢”短。调名本意即以引曲的形式来歌咏苏轼贬黄冈之事。调见今人唐圭璋《全宋词》所辑两宋之交的袁去华词。
格律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以曹冠《东坡引·九日》为代表。此调采词五体,无叠句者两体,有叠句者三体。曹词换头第三句六字折腰。袁词七字折腰。赵词换头与曹词同。辛词换头一首与曹词同而起句多一字,一首与袁词同而句法不作上三下四,其馀则无不同也。故此词可平可仄即校后词。
变体一: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以袁去华《东坡引·陇头梅半吐》为代表。此与曹词同,惟后段第三句添一字作七字句异。
变体二:双调五十八字,前段五句四仄韵、一叠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一叠韵。以赵师侠《东坡引·相看情未足》为代表。此词前后段两结俱有叠句。汲古阁本于前段脱一叠句,《词律》因之,今从《花草粹编》校定。 赵词凡三首,字句悉同,平仄亦如一。辛弃疾“君如梁上燕”词,赵长卿“茅斋无客”词正与此同。
变体三:双调五十九字,前段五句四仄韵、一叠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一叠韵。以辛弃疾《东坡引·玉纤弹旧怨》为代表。此与赵词同,惟后段起句五字异。《图谱》于“夜深拜半”点句者误。
变体四:双调五十九字,前段五句四仄韵、一叠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一叠韵。以辛弃疾《东坡引·花梢红未足》为代表。此亦与赵词同,惟后段第三句七字异。或疑此词前段第二句平仄小异,按赵长卿词“冰砚冻寒泚”正与此同。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东坡引·九日》
中平平仄仄。平中中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
凉飙生玉宇,黄花晓凝露。汀蘋岸蓼秋将暮,登高开宴俎。
平平仄仄,中中中仄。中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传杯兴逸,分咏得句,思戏马、常怀古。东篱候酒人何处,芳尊须送与。
变体一
格律对照例词:《东坡引·陇头梅半吐》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陇头梅半吐,江南岁将暮。闲窗尽日将愁度,黄昏愁更苦。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归期望断,双鱼尺素。念嘶骑、今到何处。残镫背壁三更鼓,斜风吹细雨。
变体二
格律对照例词:《东坡引·相看情未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相看情未足,离觞已催促。停歌欲语眉先蹙,何期归太速,何期归太速。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如今去也,无计追逐。怎忍听、阳关曲,扁舟后夜滩头宿。愁随烟树簇,愁随烟树簇。
变体三
格律对照例词:《东坡引·玉纤弹旧怨》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玉纤弹旧怨,还敲绣屏面。清歌目送西风雁,雁行吹字断,雁行吹字断。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夜深拜半月,琐窗西畔。但桂影、空阶满。翠帷自掩无人见,罗衣宽一半,罗衣宽一半。
变体四
格律对照例词:《东坡引·花梢红未足》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花梢红未足,条破惊新绿。重帘下遍阑干曲,有人春睡熟,有人春睡熟。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鸣禽破梦,云偏目蹙。起来香腮褪红玉,花时爱与愁相续,罗裙过半幅,罗裙过半幅。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词作
【宋】曹冠《东坡引·九日》
【宋】袁去华《东坡引·陇头梅半吐》
【宋】赵师侠《东坡引·相看情未足》
【宋】辛弃疾《东坡引·玉纤弹旧怨》
【宋】辛弃疾《东坡引·花梢红未足》
【宋】辛弃疾《东坡引·君如梁上燕》
参考资料
东坡引.搜韵.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7 21:55
目录
概述
词牌沿革
格律
参考资料